[发明专利]空调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52786.6 | 申请日: | 201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15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木泽敏浩;藤冈裕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1/02;F25B4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制冷剂回路的空调机,所述制冷剂回路设置有室外热交换器和辐 射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作为空调机,已知这样的空调机:其具备制冷剂回路,所述制冷剂回路将室内机 和室外机连接起来,并且设置有压缩机、室内热交换器、辐射面板、减压机构和室外 热交换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空调机中,在辐射面板设 置有用于检测制冷剂入口侧温度的面板温度传感器。并且,根据由该面板温度传感器 检测出的温度来控制辐射面板的温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平7-1893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流入到辐射面板内的制冷剂的温度受到来自辐射面板的辐射和自然对流的散热 的影响而急剧地降低。因此,面板温度传感器不是检测流入到辐射面板内的制冷剂的 温度,而是检测流入到辐射面板内的制冷剂由于辐射和自然对流的散热的影响而降低 的温度。因此,产生这样的问题:无法适当地进行辐射面板的温度控制。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适当地进行辐射面板(辐射热交换器)的温 度控制的空调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空调机具备制冷剂回路,所述制冷剂回路具有压缩机、减压机 构、室外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和辐射热交换器,所述制冷剂回路构成为,在辐射 制热运转时使高温制冷剂流向所述辐射热交换器,在辐射制热运转时的所述制冷剂回 路的比所述辐射热交换器靠上游侧的配管和靠下游侧的配管中的至少一方,设置有温 度传感器。
另外,“(在辐射制热运转时的)比辐射热交换器更靠上游侧的配管”是指比构成 辐射热交换器的配管的最上游侧的端部更靠上游侧的配管,“(在辐射制热运转时的) 比辐射热交换器更靠下游侧的配管”是指比构成辐射热交换器的配管的最下游侧的端 部更靠下游侧的配管。
在该空调机中,由于在比辐射热交换器靠上游侧的配管和靠下游侧的配管中的至 少一方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因此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温度不受来自辐射热交换器的辐 射和自然对流的散热的影响。因此,能够适当地进行辐射热交换器的温度控制。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空调机在第一方面的空调机中,所述制冷剂回路具有:主流路, 在该主流路依次设置有减压机构、室外热交换器和压缩机;第一流路,在该第一流路 设置有室内热交换器,并且,在制热运转时,所述第一流路将设置在所述主流路的所 述压缩机的下游侧的分支部和设置在所述减压机构的上游侧的合流部连接起来;以及 第二流路,在该第二流路设置有辐射热交换器,并且,在制热运转时,所述第二流路 将所述分支部和所述合流部与所述第一流路并联地连接起来,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 制热运转时的所述第二流路的比所述辐射热交换器更靠上游侧的配管和更靠下游侧 的配管中的至少一方。
根据该空调机,在并联地设置室内热交换器和辐射热交换器的情况下,能够适当 地进行辐射热交换器的温度控制。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空调机在第一或第二方面的空调机中,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 制热运转时的比所述辐射热交换器更靠上游侧的配管和更靠下游侧的配管。
根据该空调机,利用在制热运转时的回路中比辐射热交换器更靠上游侧的配管设 置的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出在制热运转时制冷剂流入到辐射热交换器内之前的温 度。即,能够检测出制冷剂由于来自辐射热交换器的辐射而温度降低之前的温度。因 此,能够迅速且可靠地抑制辐射热交换器(辐射面板)的表面温度变得过高。此外, 在制热运转时的回路中比辐射热交换器更靠下游侧的配管设置阀等功能部件,考虑通 过封闭该阀等而使得在制冷运转时制冷剂不流向辐射热交换器,但在该情况下,在制 热运转时的回路中比辐射热交换器更靠下游侧且比阀等功能部件更靠近辐射热交换 器的配管设置温度传感器,由此,在制冷运转时,在制冷剂从阀等功能部件漏出时, 能够在流入到辐射热交换器之前检测出该泄漏。因此,能够迅速且可靠地检测出制冷 剂泄漏,并能够检测辐射热交换器的结露。并且,能够根据两个温度传感器分别检测 出的温度而高精度地计算出辐射热交换器(辐射面板)的表面温度的预测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527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