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干扰反馈的协调多点传输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52581.8 | 申请日: | 2011-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8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A.戴维多夫;A.马尔特塞夫;G.摩洛佐夫;V.塞尔格耶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特尔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4 | 分类号: | H04B7/04;H04L1/0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张金金;朱海煜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干扰 反馈 协调 多点 传输 | ||
技术领域
一般来说,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更具体来说,涉及用于使用干扰反馈的协调多点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闭环多输入和/或多输出(MIMO)系统中的移动台一般将信道反馈信息(例如信道状态信息、信道质量指示符等)传送给该移动台通过无线信道与其通信的增强节点B(eNB)。信道反馈信息一般用于在eNB采用波束形成来补偿当前信道条件。
附图说明
将通过附图所示的非限制性的示范实施例来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附图中相似的参考标号表示相似的元件,附图包括:
图1示意示出按照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的通信系统。
图2示意示出按照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接收来自多个用户设备的反馈信息的示范eNB。
图3更详细地示意示出按照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图1的通信系统中包含的示范用户设备。
图4更详细地示意示出按照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图1的通信系统中包含的示范eNB。
图5示意示出按照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从用户设备到eNB的信道反馈信息和干扰反馈信息的传输。
图6示出按照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用于操作图1和图3的用户设备的示范方法。
图7示出按照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用于操作图1和图4的eNB的示范方法。
图8示出按照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能够实现通信装置的示范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说明性实施例包括但不限于用于使用干扰反馈的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协调多点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将使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使用的术语来描述说明性实施例的各个方面用于向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传达其工作主旨。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清楚地知道,仅通过所述方面的一部分也可实施备选实施例。为了便于说明,提出具体数量、材料和配置,以便提供对说明性实施例的透彻了解。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清楚地知道,即使没有具体细节也可实施备选实施例。在其它情况下,省略或简化了众所周知的特征,以免混淆说明性实施例。
此外,各种操作将按照最有助于了解说明性实施例的方式依次描述为多个分立操作;但是,描述的顺序不应当被理解为意味着这些操作一定是顺序相关的。具体来说,这些操作不需要按照提出的顺序来执行。
反复使用词语“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词语一般不是指相同实施例;但它也可指相同实施例。术语“包含”、“具有”和“包括”是同义词,除非上下文另加说明。词语“A和/或B”表示(A)、(B)或者(A和B)。词语“A/B”表示(A)、(B)或者(A和B),与词语“A和/或B”相似。词语“A、B和C中的至少一个”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者(A、B和C)。词语“(A)B”表示(B)或(A和B),也就是说,A是可选的。
虽然本文示出和描述了具体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大量备选和/或等效实现可取代所示和所述的具体实施例,而没有背离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范围。预计本申请涵盖本文所述实施例的任何修改或变更。因此,本公开的实施例显然预计仅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来限制。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表示、包括运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专用集成电路(ASIC)、电子电路、处理器(共享、专用或编组)和/或存储器(共享、专用或编组)、组合逻辑电路和/或提供所述功能性的其它适当组件或者作为其中一部分。
本公开的实施例可用于无线接入网中,无线接入网采用如例如2009年5月13日批准的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6-2009连同任何修正、更新和/或修订(例如当前处于预备草案阶段的802.16m)、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长期演进(LTE)计划、高级LTE计划、超移动宽带(UMB)计划(又称作“3GPP2”)、全球微波接入互通(WiMAX)等中提出的多载波传输方案所使用的正交频分多址(OFDMA)通信。在其它实施例中,通信可与附加/备选通信标准和/或规范兼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特尔公司,未经英特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525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