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在发动机后处理系统之后回收能量的废热回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39506.8 | 申请日: | 2011-08-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0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 发明(设计)人: | T·C·恩斯特;C·R·尼尔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明斯知识产权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K23/10 | 分类号: | F01K23/10;F01K25/02;F01N5/02;F02G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吕俊刚;刘久亮 |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发动机 处理 系统 之后 回收 能量 | ||
1.一种包括兰金循环RC子系统的废热回收系统,该RC子系统用于转换来自内燃机的废气的热能,所述废热回收系统包括:
废气热交换器,该废气热交换器流体地连接到废气后处理系统的下游,所述废气热交换器适于将来自废气的热传递到所述RC子系统的工作流体;
能量转换装置,该能量转换装置流体地连接到所述废气热交换器,并适于接收具有所传递的热的工作流体并转换所传递的热的能量;
冷凝器,该冷凝器流体地连接到所述能量转换装置,并适于接收能量被转换的工作流体;
泵,该泵具有位于所述冷凝器的下游且流体地连接到所述冷凝器的出口的入口,和位于所述热交换器的上游且流体地连接到所述热交换器的入口的出口,所述泵适于将流体从所述冷凝器移动到所述热交换器;以及
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适于基于所检测的、所述后处理系统的预定热管理策略的后处理事件来控制所述RC子系统的至少一个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热回收系统,其中,所述废气后处理子系统包括颗粒过滤器,并且所述预定热管理策略包括用于再生所述颗粒过滤器的策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热回收系统,其中,所述废气后处理子系统包括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元件,并且对所述RC子系统的至少一个参数的控制包括调节流过所述废气热交换器的废气的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热回收系统,所述废热回收系统还包括:
传感器,该传感器适于感测工作流体的温度并产生所感测的工作流体的温度的信号特性;以及
旁路阀,该旁路阀适于提供绕过所述热交换器并与通过所述热交换器的废气流动路径平行的旁路废气流动路径,其中,
所述控制模块适于基于所产生的信号控制所述旁路阀为废气提供旁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热回收系统,其中,所述后处理系统包括颗粒过滤器PF和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元件,所述热交换器包括位于所述PF的下游和所述SCR的上游的第一热交换器部以及位于所述SCR下游的第二热交换器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部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部中的每一个包括旁路阀,该旁路阀适于提供绕过所述热交换器部并与通过所述热交换器部的废气流动路径平行的旁路废气流动路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热回收系统,所述废热回收系统还包括传感器,该传感器适于感测废气流的温度特性并产生指示所感测的废气流的温度特性的信号,其中,如果温度低于预定阈值,则控制器控制所述旁路阀,以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部中提供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部相比更多的废气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热回收系统,其中,所述RC子系统的至少一个控制参数包括对所述工作流体的流速的控制。
8.一种内燃机系统,所述内燃机系统包括:
发动机缸体,该发动机缸体包括多个汽缸;
排气歧管,该排气歧管流体地连接到所述缸体,并适于为所述气缸内的燃烧产生的废气提供通道;
废气后处理系统,该废气后处理系统流体地连接到所述排气歧管,并包括柴油机氧化型催化剂DOC和颗粒过滤器PF;
包括兰金循环RC子系统的废热回收系统,所述子系统包括:流体地连接到所述废气后处理系统的下游的热交换器,所述废气热交换器适于将来自废气的热传递到所述RC子系统的工作流体;以及流体地连接到所述废气热交换器并适于接收具有所述传递的热的工作流体并转换传递的热的能量的能量转换装置;以及
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适于基于所检测的、所述后处理系统的预定热管理策略的后处理事件来控制所述RC子系统的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燃机,其中,所述废气后处理系统和所述热交换器包括集成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燃机,其中,所述集成组件还包括:
至少一个旁路通道,该至少一个旁路通道适于提供绕过所述热交换器并与通过所述热交换器的废气流动路径平行的旁路废气流动路径,以及
阀,该阀适于基于对所述RC子系统的至少一个参数的所述控制来控制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旁路通道的废气流的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内燃机,其中,所述废气后处理系统还包括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明斯知识产权公司,未经康明斯知识产权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3950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离氧气的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产生高动态范围图像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