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肾神经调节的导管设备、系统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31484.0 | 申请日: | 2011-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6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 发明(设计)人: | M·S·里昂;B·J·克拉克;K·米克利什;E·赛伊;A·吴;D·扎林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敦力阿迪安卢森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8/14 | 分类号: | A61B18/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马洪 | 
| 地址: | 卢森堡*** | 国省代码: | 卢森堡;LU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神经 调节 导管 设备 系统 方法 | ||
1.用于从患者的肾动脉内热调节肾神经的导管设备,所述导管设备包括:
细长管状轴杆,所述细长管状轴杆沿轴线延伸,并具有近端和远端;
手柄,所述手柄在所述细长管状轴杆的所述近端的近侧;
柔性管状结构,所述柔性管状结构在所述细长管状轴杆的所述远端的远侧,并适于从所述患者的主动脉过渡地弯曲到所述肾动脉;
可偏转管状本体,所述可偏转管状本体在所述柔性管状结构的远侧;
挠曲控制元件,所述挠曲控制元件联接于所述可偏转管状本体;
挠曲控制件,所述挠曲控制件由所述手柄承载并联接于所述挠曲控制元件,所述挠曲控制件适于将力经由所述挠曲控制元件施加于所述可偏转管状本体;
力衰减部段,所述力衰减部段包括从所述可偏转管状本体向远侧延伸的可被动挠曲结构;以及
热元件,所述热元件在所述力衰减部段的远侧并由所述力衰减部段来承载;
其中,所述可偏转管状本体适于在由所述挠曲控制元件施加力时沿预定方向挠曲,以将所述能量输送元件定位成与肾动脉壁接触;
其中,所述力衰减部段适于在与肾动脉壁接触时挠曲,并构造成适应所述热元件的侧部和所述肾动脉壁之间的稳定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偏转管状本体和/或所述力衰减部段的可被动挠曲结构包括力改向元件,所述力改向元件具有预成形的几何形状,所述几何形状适于便于所述可被动挠曲结构的挠曲以及所述热元件和肾动脉壁之间无损伤的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力改向元件包括结合到所述可偏转管状本体内的预成形的几何形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成形的几何形状构造成减小所述热元件和肾动脉壁之间的引起所述可被动挠曲结构的挠曲所需的接触力。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被动挠曲结构、力改向元件和热元件构成远侧组件,所述远侧组件在所述可偏转管状本体的远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被动挠曲结构在所述力改向元件的远侧。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被动挠曲结构和所述力改向元件构成单个元件。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远侧组件具有沿所述细长管状轴杆的轴线的、不大于10毫米的长度。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远侧组件具有沿所述细长管状轴杆的轴线的、不大于5毫米的长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偏转管状本体构造成最大挠曲状态,并且当所述可偏转管状本体使所述热元件离开所述细长管状轴杆的所述轴线运动一预定距离时,实现所述最大挠曲状态。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导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距离是约2毫米到20毫米。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导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距离是约10毫米到14毫米。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导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力衰减部段、力改向元件和能量输送元件构成远侧组件,所述远侧组件在所述可偏转管状本体的远侧,且所述远侧组件具有沿所述细长管状轴杆的所述轴线的、从3毫米到约6毫米的长度,所述可偏转管状本体具有沿所述细长管状轴杆的所述轴线的、从约8毫米到约15毫米的长度。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导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距离是约10毫米到约14毫米。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导管设备,其特征在于,处于最大挠曲状态的所述可偏转管状本体包括具有不大于约25毫米的曲率半径的过渡弯曲部。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导管设备,其特征在于,处于最大挠曲状态的所述可偏转管状本体包括具有不大于约15毫米的曲率半径的过渡弯曲部。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偏转管状本体具有从约5毫米到约20毫米的长度。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偏转管状本体具有小于或等于约12.5毫米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敦力阿迪安卢森堡有限公司,未经美敦力阿迪安卢森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3148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免疫接种的方法
- 下一篇:组合式多向出线尾部保护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