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元件用的支架、光学元件单元和光拾波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80020200.8 | 申请日: | 201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0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山岸康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三洋光学设计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11B7/135 | 分类号: | G11B7/135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雒运朴 |
地址: | 日本国大阪府守***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元件 支架 单元 光拾波器 装置 | ||
1.一种光学元件用的支架,其将光学元件加以保持且装配在设置构件上,其中,
所述支架由具有挠性的材料构成,
在所述支架上一体形成有如下部分:
壁面,其规定使所述光学元件在有既定的间隙下被嵌入的区域;
突部,其沿垂直于所述壁面的方向突出,且形成于在远离所述区域的方向上可以变形的支承部;
支承面,其在所述光学元件嵌入到所述区域时,与处于嵌入方向侧的所述光学元件的侧面抵接,
并且,所述突部以如下方式形成:在使所述光学元件的侧面抵接与所述突部对置的所述壁面、且在所述区域嵌入所述光学元件时,使所述突部的前端触碰到所述光学元件的边缘,在从所述突部的前端触碰到所述光学元件的所述边缘的状态使所述光学元件进一步朝着所述嵌入方向被压入时,所述支承部发生弹性变形,所述突部跨过所述光学元件的所述边缘而与所述光学元件的侧面抵接,处于所述嵌入方向侧的所述光学元件的所述侧面与所述支承面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用的支架,其中,
所述突部具有在所述光学元件的嵌入方向上延长的注状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元件用的支架,其中,
在所述光学元件被嵌入所述区域时所述光学元件的所述边缘抵接的所述突部的侧面,以随着朝向所述区域的内侧而靠近所述支承面的方式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用的支架,其中,
沿着所述区域的外周,形成有比所述支承面更靠所述嵌入方向后退的槽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用的支架,其中,
所述光学元件具有四角形的轮廓,
形成有与所述四角形的四条边分别对应的壁面,
所述突部以在由所述壁面规定的四角形的区域的一边架设的方式形成,
所述光学元件按照被按压于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的方式被嵌入到所述壁面的内侧,所述第一壁面规定与所述四角形的区域的架设有所述突部的边对置的第一边,所述第二壁面规定与所述第一边相邻的第二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元件用的支架,其中,
在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的边界部分,形成有用于避免所述光学元件的角部与所述支架抵接的沟槽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光学元件用的支架,其中,
规定所述四角形的区域的架设有所述突部的所述边的壁面,分离成第三壁面和第四壁面,并且所述突部形成于所述第三壁面,分离所述第三壁面和所述第四壁面的空间,从所述第三壁面和所述第四壁面之间向相对于所述第三壁面而与所述突部相反一侧的区域连通,由此,在所述第三壁面和所述空间之间形成所述支承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用的支架,其中,
还具备:
在夹隔所述区域的位置形成,且通过由空间区分而在所述嵌入方向上具有挠性的板状的第一和第二可挠部;
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可挠部的一侧的面分别形成,且在所述支架被装配到所述设置构件上时抵接于所述设置构件的抵接面的第一和第二突部,
在所述支架被设置在所述设置构件上时,所述第一和第二突部抵接所述抵接面,而使所述第一和第二可挠部发生弹性变形,借助所变形的所述第一和第二可挠部的弹性回复力,所述支架的侧面被按压在所述设置构件的保持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元件用的支架,其中,
还具备:在所述支架被设置在所述设置构件上时被载置于所述设置构件侧的承受部、且中心轴与所述嵌入方向平行地形成的圆柱状的轴支部,
在所述支架被设置在所述设置构件上时,所述轴支部被载置于所述承受部,所述支架按照以所述轴支部为轴且可摇动的方式被保持在所述设置构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洋电机株式会社;三洋光学设计株式会社,未经三洋电机株式会社;三洋光学设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2020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印装置及树脂图案制造方法
- 下一篇:用于选择内容片段的方法以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