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器的洗净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18368.5 | 申请日: | 2011-04-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4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 发明(设计)人: | 高野胜幸;小暮荣一;静野聪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花王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11D1/72 | 分类号: | C11D1/72;C11D3/20;E03D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洗净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器的洗净方法。
背景技术
关于水洗便器的洗净,近年来,已知有以使洗净剂有效成分溶出于桶内的洗净水中,持续地洗净便器的污垢并保持清洁的状态为目的的洗净剂组合物。这些作为厕所用的自动清洁器(auto cleaner)而被已知。
另外,作为能够不受水洗便器的形态限制地进行施用的方法,已知有在便器表面形成缓溶性薄膜,持续地进行便器的洗净等的方法。例如在日本特开2005-187511和日本特开2006-206882中记载了从容器中吐出的成分对于任意的部分附着固化之后,一边通过水缓慢溶化、一边缓慢放出有效成分,由此进行洗净的洗净方法。
另外,还已知有使缓溶性的凝胶附着于便器表面,慢慢放出洗净成分来持续地进行便器的洗净等方法。例如,在国际公开第02/26925中记载了将具有15000mPa·s以上的粘度的制剂直接施用于对象物。在US-B6323171中记载了除去油污和粘垢的微乳液组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包括下述1~3的工序的便器的洗净方法。
工序1:将便器用洗净剂组合物涂布于便器的工序,所述便器用洗净剂组合物含有(a)14~64质量%的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4~22且环氧乙烷平均加成摩尔数为20~80的聚氧乙烯烷基醚、(b)乙醇、以及水,并且在25℃下的粘度为50~3000mPa·s。
工序2:在工序1之后,通过放置1分钟~3小时,从而使(b)从工序1中所涂布的组合物中挥发,形成比涂布前的组合物粘度高的凝胶的工序。
工序3:将水应用于工序2中所形成的凝胶,生成包含(a)和水的洗净介质,并将该洗净介质应用于便器的工序。
具体实施方式
在使用可以形成缓慢释放洗净成分的薄膜的组合物来洗净便器时,寻求对便器的涂布容易性(洗净剂组合物从容器放出的放出容易性、对便器的附着容易性、洗净剂组合物进行均匀并且大范围涂布的容易性)和洗净能力的持续性都优异。
在日本特开2005-187511中记载的包含水溶解延迟成分和洗净成分的组合物的干燥过程时间变长,会引起难溶化或崩塌,损害成分的慢溶特性。另外,在日本特开2006-206882中记载的包含水溶解延迟成分、药效成分和溶剂的组合物中有助于洗净能力的成分的含量较少,没有充分的洗净力。除此以外,成分的慢溶特性也不充分。国际公开第02/26925中记载的组合物粘度极高,由于其被设计为将组合物粘在便器表面使部分滞留,因而,不适于均匀涂布于便器表面的用途。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器的洗净方法,其包括将对便器的涂布容易性和洗净能力的持续性优异的便器用洗净剂组合物涂布于便器的工序洗净。本发明对便器的涂布容易性和洗净能力的持续性都优异。
<洗净剂组合物>
本发明的洗净剂组合物在25℃下的粘度(以下,称为“初期粘度”)为50~3000mPa·s,优选为100~2500mPa·s、更优选为150~2000mPa·s。从洗净剂组合物对便器的附着性的观点出发为50mPa·s以上;从将组合物容纳于容器中进行使用时的排出容易性等操作性的观点出发为3000mPa·s以下。
本发明的洗净剂组合物作为(a)成分含有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4~22且环氧乙烷平均加成摩尔数为20~80的聚氧乙烯烷基醚。(a)成分是洗净成分,并且是有助于赋予上述初期粘度和在乙醇挥发后形成高粘度凝胶的成分。(a)成分的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4~22,优选为16~18。从对便器的附着性以及洗净力持续性的观点出发为14以上;从组合物容易从容器推出的容易性的观点出发为22以下。另外,(a)成分的环氧乙烷平均加成摩尔数为20~80,优选为25~70、更优选为30~60。从洗净力持续性的观点出发为20以上;从对便器的附着性的观点出发为80以下。本发明的洗净剂组合物优选含有(a)成分14~64质量%,更优选含有15~60质量%、进一步更优选含有20~50质量%。从洗净力持续性和对便器的附着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14质量%以上;从组合物从容器中抽出的容易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64质量%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花王株式会社,未经花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183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