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密度污泥生成型水处理装置的启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14314.1 | 申请日: | 201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3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林一树;长井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栗田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2F1/58 | 分类号: | C02F1/58;C02F1/52;C02F1/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密度 污泥 生成 水处理 装置 启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密度污泥生成型水处理装置的启动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通过利用中和反应的金属氢氧化物析出反应等而生成的高密度污泥(HDS(High Density Solids)污泥)受到关注。高密度污泥富有沉降性和脱水性,对污泥的容积降低有用。高密度污泥通常用如下的方法生成。即,用不溶解处理槽和凝聚沉淀槽依次处理含有铝离子等无机类离子的原水,将在凝聚沉淀槽中得到的分离污泥供给污泥改性槽。然后,在污泥改性槽中,使碱吸附于分离污泥而生成吸附污泥之后,使该吸附污泥与无机性排水中的无机类离子接触,使不溶物形成于吸附污泥表面。由此在处理原水期间生成高密度污泥。
为了生成这样的高密度污泥,当然可以考虑新设置能够生成高密度污泥的水处理装置(以下,称为“高密度污泥生成型水处理装置”),还可以考虑通过改造将包括凝聚沉淀槽在内的已有的水处理装置改换为高密度污泥生成型水处理装置。此时,如果在高密度污泥生成型水处理装置中开始原水供给,则特别是在将已有的水处理装置改换为高密度污泥生成型水处理装置的情况下,排出原水的工厂由于处于全面运作状态,因而大多原水的流量和无机类离子浓度高。因此,短时间内启动高密度污泥生成型水处理装置,即,在高密度污泥生成型水处理装置中短时间内提高高密度污泥的浓度,变得极为重要。
作为在高密度污泥生成型水处理装置中短时间内提高高密度污泥的浓度的方法,已知有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方法。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在将原水供给反应槽(相当于不溶解处理槽)之前,将含有无机类离子源的化合物和不溶解剂添加到反应槽中,不实施污泥的排泥而使污泥积蓄于固液分离槽内,充分确保作为晶种的污泥后将原水供给反应槽,由此短时间内进行水处理装置的启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7212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对于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方法,从高密度污泥生成型水处理装置的启动时间缩短的观点出发,还有改良的余地。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短时间内进行高密度污泥生成型水处理装置的启动的高密度污泥生成型水处理装置的启动方法。
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者们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了潜心研究。首先,在专利文献1的启动方法中,由于对固液分离槽内的分离污泥不进行排泥而使之积蓄,因而,槽内的污泥量非常多。因此,本发明者们认为,在启动的初期阶段,因为固液分离槽内过量存在的凝聚群对高密度污泥的改性被分散,所以在体系内循环的高密度污泥的比例不怎么高,从而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提高该高密度污泥的浓度。因此,本发明者们进一步进行反复潜心研究,其结果发现,在启动的初期阶段,通过将固液分离槽的槽内的分离污泥的区域的体积比例控制至一定值以下,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此完成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栗田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栗田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143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