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括用于塑料网的固定器的色谱柱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13436.9 | 申请日: | 201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2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D.萨洛蒙森;P.贝内莫;P.尤塞利乌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电气健康护理生物科学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60 | 分类号: | G01N30/60;B01D15/2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肖日松;严志军 |
地址: | 瑞典乌***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括 用于 塑料 固定器 色谱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涉及分离并且更特别地涉及生物分子的色谱分离。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用于在色谱柱中的塑料网的固定器(fixture)和包括这种固定器的柱组件。
背景技术
色谱柱可用于工业工艺中,以净化工艺液体并且从工艺液体分离所关心的物质。现有技术色谱柱包括以空心柱管的形式的柱壁,其连接到可移除的上端板组件和可移除的下端板组件。一个端板组件具备工艺流体入口布置,典型地包括入口导管和入口阀门,并且另一个端板组件具备工艺流体出口布置,典型地包括出口导管和出口阀门。在柱的内部中,柱管的各端部通常具备可移除的分配器板。这些入口和出口分配器板可附连到相应的端板组件,或者上分配器板可布置成可朝向或远离端板组件运动。在使用期间,在分配器板之间的柱中的间隔通常填充有色谱媒介。保持网一般提供在各分配系统和介质之间,以便防止介质颗粒逃离柱。入口分配器板意图将进来的流体均匀地分配到在柱的入口端部处的介质的表面之上,同时出口分配器板意图从在柱的出口端部处的介质的表面均匀地接收流体。这种柱可重达数吨。
保持网大致延伸越过柱的整个内径,并且一般沿着柱的外部周边固定并且固定在柱的中心处。网可由金属或聚合物的编织丝制备,或者它们可由烧结的颗粒制造。例如,它们还可为通过烧结而接合的多个编织网的多层构造。在柱的维护期间,期望的是保持网可容易地交换成具有如下布置的新的保持网,即,提供好的密封并且没有可损害柱的清洁的停滞区(stagnant zone)。EP008921(A1)描述具有卡环作用的结构用于固定聚乙烯烧结网,但是此方案不能满足目前对于密封和清洁的需求。因而在这点上,存在对更进一步的改进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为提供塑料网到分配器板或支撑环的紧固的、不泄漏的并且清洁的附连。这利用用于在色谱柱组件中将塑料网紧固到分配器板的固定器元件而实现,其中,所述固定器元件包括意图穿入到塑料网中的边缘。它还利用色谱柱组件而实现,该色谱柱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塑料网和至少一个固定器元件,其将所述塑料网附连到分配器板,其中,所述固定器元件包括穿入到塑料网中的边缘,以提供密封并且防止塑料网的径向运动。换句话说,在固定器元件上的细长边缘在组装期间穿入到塑料网中,并且以最少的停滞死角(deadleg)量提供塑料网的密封和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以截面示出色谱柱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适配器分配器板和塑料网。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图2中的区域A的放大。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图2中的区域B的放大。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塑料保持网和底分配器板的柱管的概略图。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图5中的区域C的放大。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图6中的区域D的更进一步的放大。
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塑料网和固定器元件。
图9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具有边缘的卡环。
定义
术语“网”在此意指成板片形状的任何多孔材料,其可用于将色谱介质保持在柱中。网可由例如编织丝、非编织丝的缠结、烧结的颗粒、伸长的板片等制造,并且使用的材料可例如为金属、聚合物、玻璃或陶瓷。在塑料网中,材料包括聚合物。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为色谱柱组件,其中,固定器元件7的边缘9、12、13、15、16穿入到塑料网4中至少0.1mm或至少0.5mm。图1示出色谱柱的示意图,该色谱柱具有柱管1、适配器背板2、适配器分配器板3、塑料网4、底分配器板5、底背板6和固定器元件7。
在一个实施例中,塑料网4为塑料烧结网。烧结网典型地通过在模具中的聚合物粉末的热压缩而制备,从而允许粉末颗粒烧结成粘合的多孔材料。烧结网的孔径大小可选择成足够小以保持色谱介质颗粒,但是未小到以致引起在网之上的大的压力降。在7微米和150微米之间的孔径可适合用于本发明。烧结网的厚度可为从大约0.75mm到大约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电气健康护理生物科学股份公司,未经通用电气健康护理生物科学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134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