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化学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12901.7 | 申请日: | 201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1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塚田理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科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5/1486 | 分类号: | A61B5/1486;G01N27/28;G01N27/327;G01N27/416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高培培;车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化学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检体内包含的特定成分进行测量的传感器。
背景技术
在皮下留置型的葡萄糖传感器中,在微小区域内配置多个电极,在电极上展开包含酶的试剂,使用多个聚合物来覆盖葡萄糖传感器的外部(例如,专利文献1)。
在皮下留置型的葡萄糖传感器中,作为测量对象的检体是存在于皮下组织的细胞外的间质液,不像血液那样大量地存在。存在于检体中的葡萄糖分子通过传感器外层膜到达酶所存在的检测层。到达检测层的葡萄糖因被酶氧化而产生的电子,通过电子传输介体、通过用电极直接对由氧化反应产生的过氧化氢(H2O2)进行氧化而得到的电流信号,对体液中的葡萄糖的浓度进行估计。
此时,如果葡萄糖传感器周边没有充分存在检体(血液、间质液等体液),则有可能发生无法实现电极之间的导通、得到的电流信号不稳定、葡萄糖传感器干燥而无法应答等问题。
存在一种方法,即通过将传感器基材设为几何学形状来增加电极面积,从少量检体得到尽可能高的信号(例如,专利文献2)。存在一种方法,即使用电绝缘体覆盖线型传感器,构成圆柱型传感器,将检体液引导到绝缘性筒内部(例如,专利文献3)。存在在设置于基板的槽内形成导电材料(例如,专利文献4)。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6119028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9-532700号公报
专利文献3:美国专利第6284478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4:美国专利第6134461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5:日本特表2010-53226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皮下组织中,间质液不像血液那样大量存在。在对皮下组织内未大量存在的间质液等检体内包含的特定成分(例如,葡萄糖)的浓度进行测量时,有时难以确保测量所需的检体量。在对皮下组织内未大量存在的检体内包含的特定成分进行测量的情况下,由于电极表面未被检体润湿,由此有时得不到充分的测量结果。另外,在检体仅少量存在的部位中进行特定成分的测量的情况下,由于电极表面未被检体润湿,由此有时得不到充分的测量结果。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增加向电极表面提供的检体的供给量,由此抑制电极表面上的检体的耗尽。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以下方法。即,本发明的电化学传感器具备:基板;设置于上述基板上的电极;外层膜,设置于上述基板上以覆盖上述电极;以及槽,朝向上述基板的电极方向形成于上述基板的至少一部分上。根据本发明,在基板的至少一部分上朝向基板上的设置有电极的方向形成有槽,因此在电化学传感器周围存在检体的情况下,检体将导入到基板槽的内部。被导入到基板槽的内部的检体朝向基板上的设置有电极的方向向基板槽的内部前进。检体与覆盖电极的外层膜进行接触,检体渗透到外层膜内部,并且提供给基板上的电极表面上。
根据本发明,将检体导入到基板槽的内部,使检体渗透到外层膜内部,并且能够通过外层膜将检体提供给基板上的电极表面上。因而,能够增加对设置于基板上的电极表面上提供的检体的供给量。其结果,能够抑制设置于基板上的电极表面上的检体耗尽的情况。
在本发明的电化学传感器中,也可以将电极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基板上以位于槽上方的位置。将电极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基板上使得位于槽上方的位置,由此检体与电极进行接触,检体被提供给基板上的电极表面上。根据本发明,将检体导入到基板槽的内部,使检体与电极进行接触,由此能够将检体提供给基板上的电极表面上。在本发明的电化学传感器中,也可以将电极与槽相邻地设置于基板上。将电极与槽相邻地设置于基板上,由此检体从电极的侧面方向被提供给基板上的电极表面上。根据本发明,将检体导入到基板槽的内部,由此能够将检体从电极的侧面方向提供给基板上的电极表面上。
在本发明的电化学传感器中,也可以在基板上形成多个槽。根据本发明,在基板上形成多个槽,由此将检体导入到基板上的多个槽内部,使检体渗透到外层膜内部,并且能够通过外层膜将检体提供给基板上的电极表面上。另外,根据本发明,在基板上形成多个槽,由此将检体导入到基板上的多个槽内部,使检体与电极进行接触,由此能够将检体提供给基板上的电极表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科来株式会社,未经爱科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129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