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03348.0 | 申请日: | 201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8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武田贤治;横浦浩一;竹内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1M10/48 | 分类号: | H01M10/48;H02J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崔成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串联以及并联中的某一方或者两方的方式连接多个电池要素之间而构成的电池系统。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电池系统,例如,已知将串联连接多个电池单元而成的多个电池要素相互并联连接了的系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的电池系统中,使用电池要素的地址信息,检测分别赋予了固有的地址信息的多个电池要素的电池残量。根据专利文献1的电池系统,能够进行与多个电池要素相关的高精度的电池残量管理。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45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最近,大力开发并试验性地导入了电力储存用的大规模的电池系统。在此期间,电池系统的应用用途扩大,与此相伴地,电池系统要求能够灵活地应对各种电压/电流容量的要求的扩展性。
为了实现这样的扩展性。例如,考虑按照所需的电压/电流容量,来构筑多个电池要素之间的连接关系。在构筑这样的电池系统时,重要的点在于,掌握并管理多个电池要素之间的连接方式。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电池系统中,无法掌握并管理多个电池要素之间的连接方式。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情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能够掌握并管理多个电池要素之间的连接方式。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池系统,通过串联以及并联中的某一方或者两方的方式连接多个电池要素之间而构成,其最主要的特征在于,具备:识别信息设定部,设定与多个所述电池要素相关的识别信息;以及连接方式管理部,使用由所述识别信息设定部设定的识别信息来管理多个所述电池要素之间的连接方式,与所述电池要素相关的识别信息由与各个所述电池要素具有的电位相关的第1识别信息、和与各个所述电池要素所属的上位群相关的第2识别信息的组合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池系统,能够掌握并管理多个电池要素之间的连接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池系统的一构成要素的电池模块的概要的功能框图。
图2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池系统的一构成要素的电池组的概要的功能框图。
图3A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池系统包括而收纳的电池块收纳装置的外观图。
图3B是概略地示出电池块收纳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4A是详细示出对多个电池模块(并联连接)分配的识别信息的概念图。
图4B是详细示出对多个电池模块(串并联连接)分配的识别信息的概念图。
图5A是示出在相互并联地连接了一对电池组的电池块中,掌握一对电池组之间的连接关系的步骤的说明图。
图5B是示出在相互串联地连接了一对电池组之间的电池块中,掌握一对电池组之间的连接关系的步骤的说明图。
图5C是示出在按照与图5B相逆的顺序相互串联地连接了一对电池组之间的电池块中,掌握一对电池组之间的连接关系的步骤的说明图。
图6是示出在电池块收纳装置中,从外部读取识别信息时的步骤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1A~11D:电池模块(电池要素);13:电池单元监视部;15a、23A:识别信息信号端子部;17A:SCI;19A:电源电路端子部;21A~21D:电池组(电池系统);25:识别信息设定部;31:电池块收纳装置;31-2:变形例的电池块收纳装置;33-1:第1实施例的电池块;33-2:第2实施例的电池块;33-3:第3实施例的电池块;3-4:第4实施例的电池块;33-5:第5实施例的电池块;35:综合控制部;47:连接方式管理部;49:连接方式管理表格;EC1、EC2、…、ECn:电池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池系统。
[电池模块11的概要]
首先,参照图1,说明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池系统的一构成要素的电池模块11。图1是示出电池模块11的概要的功能框图。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说明各个电池模块的情况下,如“11A”、“11B”、“11C”…那样,在对电池模块分配的主符号“11”的后面附加分支符号“A”、“B”、“C”而示出。另外,在说明电池模块的总论的情况下,仅附加主符号“11”而示出。对于这样的符号的标记规则,除了电池模块以外,对后述的串行通信接口(SCI)17、电源电路端子部19、电池组21、识别信息信号端子部23也同样地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033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