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轧辊车削及激光热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64897.2 | 申请日: | 201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8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杜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阳市睿恒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5/08 | 分类号: | B23B5/08;C21D9/38;C21D10/00 |
代理公司: | 安阳市智浩专利代理事务所 41116 | 代理人: | 王晖 |
地址: | 455464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轧辊 车削 激光 热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激光热处理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轧辊车削及激光热处理一体的装置,属于材料处理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轧辊众所周知,是轧钢生产线上必需的零件,往往需要在高负荷和恶劣的环境下进行长时间运转进行轧制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会导致轧辊的严重磨损,不能再继续工作和使用,导致正常生产效率的降低和生产成本的提升,为延长轧辊的使用寿命,通常采用的方式选取较硬或合金的材质,这一方式往往导致价格相对昂贵,或者采用高、中频淬火等工艺,这一方式会导致轧辊热变形严重,达不到轧钢处理的工艺要求,不能满足轧钢过程中的质量要求和正常使用,导致轧钢质量问题和成本上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提供一种轧辊车削及激光热处理装置,该装置能对磨损的轧辊进行车削和激光热处理,延长轧辊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轧辊车削及激光热处理装置,包括具有三导轨的三轴联动数控机床,在床身上设置立柱,悬臂联接在立柱上,悬臂上设置激光导光系统,激光束从激光器射出后进入激光导光系统输出后照射到加工面,所述的激光导光系统中设置有反射镜或抛物面反射式聚焦镜,所述的激光导光系统中设置有反射镜和抛物面反射式聚焦镜,所述的激光导光系统中设置有分光镜,将出射光分为两路。
本实用新型采用三轴联动数控机床与激光加工头和工作平台移动速度的计算机控制相结合,能够在线调节,使得激光热处理界面光滑、平整,硬度、耐磨度提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加工质量好,绿色环保,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提供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施方式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如附图所示,在具有三导轨的三轴联动数控机床床身上设置立柱3,悬臂5联接在立柱3上,悬臂5上设置有激光导光系统4,激光束从激光器9射出后进入激光导光系统4后输出,所述的激光导光系统4中设置有反射镜或抛物面反射式聚焦镜,所述的激光导光系统4中设置有反射镜和抛物面反射式聚焦镜,所述的激光导光系统4中设置有分光镜6,将出射光分为两路,所述的数控机床X方向、Z方向安装有通过滑板可移动的刀台11,床头箱1和尾座11与床身在同一水平线上。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轧辊车削及激光热处理的装置,其工作过程为:磨损的轧辊首先进行车削,当轧辊置于2(导轨一)和8(导轨二)之间,位于8(导轨二)和12(导轨三)上的刀台11在丝杠作用下向轧辊7处移动,定位之后开始车削。当车削完成后刀台11在丝杠的作用下回到8(导轨二)和12(导轨三)处,车削后的轧辊开始进行激光热处理,当激光器9发出的激光光束进入悬臂5上设置的导光系统4,在导光系统4内设置有分光镜6,激光光束通过分光镜6后被分成两个光路照射在轧辊7上,开始进行激光热处理。具体的移动方式如下,当分光后的一束激光照射在轧辊的一面沿着一方向进行激光热处理的同时,分光后的另一束也照射在轧辊的另一面沿着相同或相反的方向进行激光热处理,最终完成对整个轧辊的激光热处理。这种为轧辊车削及激光热处理的装置,在同一装置上进行车削、激光热处理,减少了上下辊的时间和库存面积,不用重新定位,不用重新校到零位,精确度高,采用分成两路光进行激光热处理还提高了加工效率,该装置操作简单、绿色环保,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激光热处理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阳市睿恒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未经安阳市睿恒数控机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648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液压尾座的高速精度卧式车床
- 下一篇:结晶器非正弦振动的液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