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生物质燃料锅炉过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64169.1 | 申请日: | 201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03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姚燕;孙军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同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G3/00 | 分类号: | F22G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84 | 代理人: | 郑青松 |
地址: | 311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生物 燃料 锅炉 过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辅助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新型生物质燃料锅炉过热器,本实用新型的过热器,填补了传统技术中锅炉过热器较多适用于以煤等传统能源作为燃料的大型锅炉的缺陷,同时,对于烟气能量,具有较高的利用效率。
背景技术
锅炉过热器的作用,是用于回收锅炉的烟气能量,使锅炉出来的蒸汽可以获得加热,变为干蒸汽。因此,过热器的主要结构为用于吸收锅炉烟气能量的过热器管。
锅炉的过热器往往设置于以煤等传统能源作为燃料的大型锅炉中,具体到生物质燃料锅炉,过热器的使用并不十分普遍。同时,生物质燃料锅炉其使用的原料是农作物秸秆、树木枝条、木屑碎粒、城市可燃垃圾等,生物质燃料中通常含有一定量的腐蚀性元素,燃烧产生的HCL、CL和灰渣中的碱金属对锅炉的高温过热器有一定的腐蚀性。
专利200810025073.0公开了一种改良的生物质燃料锅炉过热器,该专利中,过热器管呈U形平行分布,其材质为12CrlMoV,该实用新型的过热器结构存在这样的缺陷:U形分布的过热器管未能充分利用其安装空间,造成了一定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的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生物质燃料锅炉过热器。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生物质燃料锅炉过热器,包括过热器管和用于将过热器管连接固定的连接板,所述过热器管在连接板的一侧呈蛇形分布。
所述蛇形分布的过热器管为互相嵌套交替分布的双管结构。
所述过热器管包括两排以上且在连接板的一侧竖直方向上并排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新型的过热器管的布置结构,能合理有效的利用过热器管的分布空间,尽可能的将管路紧密布置,单位面积内,蛇形分布的过热器管的管路长度明显大于现有技术中U型管的分布长度,从而使得烟气与过热器管产生最大的接触面积,更为有效的对烟气能量进行回收利用;
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互相嵌套交替分布的双管结构在蛇形管弯折时的圆角半径较大,即可以有效的避免弯折处出现应力集中,从而延长蛇形管的使用寿命,同时,加工起来也比较容易;
3.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过热器管可以设置为两排以上的多排结构,能够根据不同用户对于温度要求的不同而做出灵活的改变;以及
4.结构简单,原理简单,容易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参见图1。
一种新型生物质燃料锅炉过热器,包括过热器管1和用于将过热器管1连接固定的连接板2,所述过热器管1在连接板2的一侧呈蛇形分布。
如图1所示,过热器管1呈蛇形分布,相对于U形分布,其优越性在于:能合理有效的利用过热器管1的分布空间,尽可能的将管路紧密布置,单位面积内,蛇形分布的过热器管1的管路长度明显大于U型管的分布长度,从而使得烟气与过热器管1产生最大的接触面积,更为有效的对烟气能量进行回收利用。
实施例二:参见图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存在诸多相同之处,其相同之处不赘述,不同之处仅在于,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蛇形分布的过热器管1为互相嵌套交替分布的双管结构。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过热器管1包括两个互相嵌套在一起,并且交替分布,相对于实施例一,其优越性在于:互相嵌套交替分布的双管结构,在蛇形管弯折时的圆角半径较大,即可以有效的避免弯折处出现应力集中,从而延长蛇形管的使用寿命,同时,加工起来也比较容易。
实施例三:参见图1,图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存在诸多相同之处,其相同之处不赘述,不同之处仅在于,作为另外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过热器管1包括两排以上且在连接板2的一侧竖直方向上并排设置。
这样的多排以上的结构设计,是为了满足不同用户要求的温度不同而做出灵活的改变。
很显然,实施例二中的双管结构同样可以设置成实施例三的双管多排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同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同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641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力发电机励磁感应电动机机壳
- 下一篇:泵吸入口过滤清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