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振器悬架顶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60938.0 | 申请日: | 201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68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史美杰;张军;范倩倩;潘美蕾;章阳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泛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3/00 | 分类号: | B60G13/00;F16F1/371;F16F1/377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583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振器 悬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震器支撑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减振器悬架顶胶。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100555806公开了一种可调式弹性支撑结构,采用减震器分别与底板和支架相联接,电机与支架相联接,通过支顶螺钉支顶底盘,螺母锁紧支顶螺栓,底板与底盘联接。但是这种减震器支撑结构不能承受较大的载荷以及剪切力,并且结构较为复杂,安装起来比较麻烦,不易更换。
中国专利CN201300688公开了一种可调减震器气囊,包括上空气腔、下空气腔,所述上空气腔与下空气腔通过上、下空气腔连接橡胶带连接;上空气腔顶部设有上空气腔密封胶圈并固定在减震器上支座上;下空气腔底部设有下空气腔密封支座并设置在减震器上;上空气腔密封胶圈、上空气腔、上、下空气腔连接橡胶带、下空气腔、下空气腔密封支座形成密封空气室;上空气腔一侧与充气管连通,充气管连接电动充气泵,驾驶室内控制开关与电动充气泵连接。但是这种减震器支撑结构成本较高,不适于广泛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减震器支撑结构结构较为复杂、不易拆装、不能承受较大的载荷以及剪切力、成本较高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减振器悬架顶胶,结构简单紧凑,易于拆装更换,能承受较大的载荷以及剪切力,并且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它包括橡胶体,所述橡胶体侧围一体成型有连接盘部,所述橡胶体中部设有中空内管,所述橡胶体内设有与橡胶体一体成型的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延伸至所述连接盘部。本实用新型用于支撑、固定减振器弹簧与液压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复合形防振结构,能承载较大载荷、剪切力;本实用新型利用橡胶内摩擦特性,将车身重力、路面产生的冲击能量进行吸收,从而达到减振目的。
作为优选,所述内管与所述橡胶体硫化成一体。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骨架包括叠在一起的上支撑骨架和下支撑骨架。
作为优选,所述上支撑骨架包括支撑所述橡胶体侧围的筒状的上侧围骨架和支撑连接盘部的上连接板骨架。
作为优选,所述下支撑骨架包括支撑所述橡胶体侧围的筒状的下侧围骨架和支撑连接盘部的下连接板骨架。
作为优选,所述橡胶体的呈柱状,橡胶体上端头沿周面设有若干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盘部设有固定螺栓。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易于拆装更换,能承受较大的载荷以及剪切力,并且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橡胶体;1-1、连接盘部;2、固定螺栓;3、内管;4、上支撑骨架;5、下支撑骨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减振器悬架顶胶如图1、2所示,包括橡胶体1,橡胶体1呈柱状,橡胶体1上端头沿周面成型有多个凹槽,橡胶体1侧围一体成型有连接盘部1-1,连接盘部1-1安装有固定螺栓2,橡胶体1中部安装有中空内管3,内管3与橡胶体1硫化成一体,橡胶体1内有与橡胶体1一体成型的支撑骨架,支撑骨架延伸至连接盘部1-1,支撑骨架包括叠在一起的上支撑骨架4和下支撑骨架5,上支撑骨架4包括支撑橡胶体1侧围的筒状的上侧围骨架和支撑连接盘部1-1的上连接板骨架,下支撑骨架5包括支撑橡胶体1侧围的筒状的下侧围骨架和支撑连接盘部1-1的下连接板骨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泛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泛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609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