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台车与上密封罩之间的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56487.3 | 申请日: | 201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528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杨懿;陈巍;方会斌;李宝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5/02 | 分类号: | F27D15/02;F16J15/02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4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台车 密封 之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烧结冷却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台车与上密封罩之间的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烧结矿在烧结机上烧成后进入冷却机,冷却机有带冷、环冷、机上冷却三种,前两者冷却方法主要是采用鼓风冷却,此时的热矿温度有700-800℃,进入冷却机后在鼓风机或引风机的作用下,使冷空气穿过热矿层将热矿冷却。一般带冷机、环冷机的装料台车上方有1-3个密封罩,冷却热矿的废气经密封罩集聚通过烟囱排空。
由于装配精度和设备受热变形的的原因,一般台车和上密封罩之间存在间隙,较小的间隙有10-20mm,较大的间隙达到100mm以上,这样在烟囱排烟不畅的情况下,烟罩内形成微正压,大量的烟尘通过间隙直接排放到烧结冷却机作业面上,使操作环境急剧恶化。
随着节能减排项目的推广,越来越多的烧结机余热项目配备了冷却机热风循环系统,通过引风机将冷却机密封罩内的350℃的热风抽取至机下作为余热锅炉的热源,再将利用后剩余的150℃左右的低品质热风鼓回冷却机下风箱继续冷却热矿,从而提高锅炉进口热风的温度,使之达到将近410℃。由于烧结冷却机与上密封罩之间的间隙存在,在引风机抽风的时候形成的负压达到100Pa的时候,大量的冷风透过间隙进入密封罩,与高温烟气混合后大大降低了余热锅炉进口的烟气温度,严重影响余热锅炉的蒸汽产量和品质。
烧结机冷却机在台车底部的风箱风压较高,达到3000-4000Pa,因此在台车与风箱之间一般都设置了密封装置,但在台车上缘与上密封罩之间没有采用密封装置,也有少数的烧结机配套了钢片或橡胶密封,钢片由于是刚性连接,烟气的泄漏比较严重。而橡胶密封在刚使用的时候密封效果较好,但是在长时间的工作后,受高温熔化橡胶部分破损,需经常更换,由于更换只能在停车检修时进行,所以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密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台车与上密封罩之间的密封装置,满足台车与上密封罩之间的密封要求,同时使用可靠、安装方便、易于维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简述:
台车与上密封罩之间的密封装置,包括上围板、隔水挡板和流动水封,上围板的一端与上密封罩下沿相连,上围板的另一端弯曲成槽体,槽体内设有流动水封,所述槽体底部低于台车上沿H为150-300mm;所述隔水挡板的一端与台车上沿相连接,隔水挡板的另一端向下弯折伸入槽体的流动水封中;所述槽体上设有进水管和排水管,排水管通过循环水处理系统与进水管相连。
所述循环水处理系统包括沉淀池、过滤器、蓄水池、水泵依次相连,过滤器与滤砂清洗装置,蓄水池与补水管相连,排水管与沉淀池相连,水泵与进水管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影响原有烧结冷却机的结构,系统可靠,密封程度较高,能完全满足台车与上密封罩之间的密封要求,同时安装方便、易于维修,可快速安装和拆卸,工作原理简单,设备部件较少,可实现不停产维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循环水处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围板2-隔水挡板3-流动水封4-上密封罩5-台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见图1,是本实用新型台车与上密封罩之间的密封装置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包括上围板1、隔水挡板2和流动水封3,上围板1的一端与上密封罩4下沿相连,上围板1的另一端弯曲成槽体,槽体内设有流动水封3,槽体底部低于台车5上沿H为150-300mm;隔水挡板2的一端与台车5上沿相连接,隔水挡板2的另一端向下弯折伸入槽体的流动水封3中;槽体上设有进水管和排水管,排水管通过循环水处理系统与进水管相连。实施例中采用流动水源作为密封介质,保证密封效果。
见图2,循环水处理系统包括沉淀池、过滤器、蓄水池、水泵依次相连,过滤器与滤砂清洗装置,蓄水池与补水管相连,排水管与沉淀池相连,水泵与进水管相连。循环水处理系统采用定量补水的方式,将净化后的循环水通过水泵由进水管注入上围板1槽体内形成密封水位,水经过排水管流入烧结冷却机下面的沉淀池,经过净化循环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564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泥回转窑窑筒体余热发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铜溜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