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压器集成试验台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50246.8 | 申请日: | 2011-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832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张贺伟;黄普利;张丽芳;吴灏;韩海军;赵峻峰;冯超;王泽霖;苏轶超;王玮民;布文哲;孙红燕;霍维光;郭慧英;王梅;郭路遥;张建中;赵钰;郭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1/20;G01R1/04;H03K17/7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陈建民 |
地址: | 050091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压器 集成 试验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器集成试验台,使用本试验台一次接线即可完成变压器的绕组绝缘电阻、绕组介损、绕组直流电阻、低电压短路阻抗、有载开关录波、绕组变比以及套管试验等测试项目。
背景技术
目前变压器试验中,在改变试验项目时,常需变更试验接线。试验时,主变上部常保留2名试验人员变更接线,单台主变试验用人多、试验时间长。同时,仪器操作人员需频繁进行仪器接线转换,极易导致接线错误,轻则数据误差大,重则设备损坏、人员触电。
此外,测试仪器在现场难以整齐摆放,现场仪器接线杂乱无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次性完成变压器侧和各种测试仪器侧接线并能自动切换试验接线的变压器集成试验台。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包括试验台台体、CPU、键盘、液晶显示屏、开关控制电路和试验接线切换电路;所述键盘接CPU的相应输入端,所述CPU的一路输出端接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入端,其另一路输出端接液晶显示屏,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接试验接线切换电路的控制端;所述变压器绕组出线端子经试验接线切换电路接各测试仪器的接线端子。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套管末屏接地端子。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遥控器、LED显示器和LED报警灯屏。
所述试验台台体包括操作台、仪器摆放台和支腿;所述操作台与仪器摆放台通过带有导向槽的连接板活动连接,两个连接板固定在仪器摆放台后部两侧壁的上端,位于操作台左下角两侧的销轴穿入导向槽中,位于操作台右下角两侧壁上的销孔正对着导向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能够根据实验项目自动将变压器绕组出线端子切换到相应的测试仪器上,无需变更设备侧、仪器侧接线,试验用人少,试验时间短,操作安全。
(2)一次接线即可完成变压器的绕组绝缘电阻、绕组介损、绕组直流电阻、低电压短路阻抗、有载开关录波、绕组变比以及套管试验等测试项目。
(3)将主变上部接线变更至试验台,实现落地操作。
(4)可与各种不同型号的电气测试仪器配合使用,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5)折叠式试验台结构,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可在各种变电站内方便地移动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为开关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开关控制电路的接触器电路原理图。
图4为试验接线切换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5为套管末屏接地端子的示意图。
图6试验台台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试验台台体折叠后的示意图(卸掉支腿之后)。
图8为控制面板示意图。
在图4中,1-3分别为变压器绕组出线中转接线端子中的高、中、低压侧绕组接地端子,4为测量接线端子,5为接有载分接开关测试仪的接线端子,6为接电压比测试仪的接线端子,7接低电压阻抗测试仪的接线端子,8为接直流电阻测试仪的接线端子。
在图6~7中,9操作台、10导向槽、11销孔、12连接板、13支腿、14仪器摆放台、15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8所示的实施例可知,它包括试验台台体、CPU、键盘、液晶显示屏、开关控制电路和试验接线切换电路;所述键盘接CPU的相应输入端,所述CPU的一路输出端接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入端,其另一路输出端接液晶显示屏,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接试验接线切换电路的控制端;所述变压器绕组出线端子经试验接线切换电路接各侧试仪器的接线端子(见图1)。
本实施例还包括套管末屏接地端子(见图5)。
本实施例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遥控器、LED显示器和LED报警灯屏(见图1)。
本实施例所述开关控制电路(见图2)由电阻R1~R27、光电耦合器GD1~GD9、晶体管VT1~VT18、继电器CJ1~CJ9、接触器CK1~CK32组成;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由9路结构相同的控制支路及其它们所控制的接触器电路组成;其中第1路控制支路由电阻R1~R3、晶体管VT1~VT2、光电耦合器GD1、继电器CJ1组成;晶体管VT1的基极经电阻R1接所述CPU的相应输出端,晶体管VT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光电耦合器GD1的输入端与电阻R2串联后接在晶体管VT1的集电极与+5V之间;光电耦合器GD1的输出端3脚经电阻R3接晶体管VT2的基极,继电器CJ1接在晶体管VT2的集电极与+12V之间,晶体管VT2的发射极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供电公司,未经石家庄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502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