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阀滤池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49649.0 | 申请日: | 2011-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79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许钢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钢平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52 |
代理公司: | 浙江英普律师事务所 33238 | 代理人: | 陈小良 |
地址: | 3123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滤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具体是指一种一体化的地表水自动净化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地表水受污染严重,无论是受污染范围还是受污染程度都很严重。而严重开采地下水会严重影响地面下沉等诸多因素,所以合理、科学利用地表水是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在地表水处理过程中,设备的大型化、处理成本的居高不下及处理后的二次污染一直让我们的地表水净化工作受阻,尤其是江南,每年的雨水较多,可以充分利用天然的水资源,经简单处理后可以用于工业。为了能广泛把这处方法进行推广,需要控制一定的设备成本开支,若出现高额的设备成本,则对使用的推广会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及占地较小的设备。
本实用新型是按下述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无阀滤池,包括反应区、沉淀区,其特征在于在沉淀区后面还设置一个过滤器,反应区、沉淀区、过滤器依次放置;在反应区设有加药口,沉淀区内部放置有斜管,在底部有污泥收集斗;过滤器内至上而下分成三层,上层为清水区、中间为过滤区、下层过滤水区,过滤水区与清水区通过虹吸排泥管相连通。
作为优选,上述一种无阀滤池中的沉淀区内的斜管位于沉淀区的上半区域;污泥收集斗位于沉淀区的下部四分之一位置处。
在本实用新型中,化学药剂的加入量是依据所需处理的地表水的受污染程度及处理量来决定的,一般情况可以不使用化学药剂的添加,而直接通过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处理,达到初步的工业使用水要求。若确实需要对处理水经化学药剂的加入处理,则为确保水源与化学药剂进行充分的反应,所以在反应区应当有足够的停留时间,所以在反应区的设置时要充分考虑反应区的容积及流道的确定。当经反应后的水源进入到沉淀区时,为了更好地分离出净化水与絮凝物,所以在沉淀区内设置有很多蜂窝斜管,这样可以确保絮凝物在沉降过程中不会相互作用,而是径直往下沉降并进入到沉淀区的底部,直到从污泥收集斗中排出。而沉淀区上面的净化水并不是完全得到净化了的,还需进一步净化。此时,上面的净化水由管道进入到过滤器的中间层,即过滤区,在过滤区内放置有多层过滤质,可以过滤掉大小不等杂质。当沉淀区的水进入到过滤区并依其自重过滤到过滤水区时,已经成为符合设计要求的水质了,可以直接应用于各种不同用途。当过滤水区的量增多时,根据液体的液位差,可以把过滤水区的净化水输送到上层的清水区,最后可以从这里排出。在此,当过滤区经长期运行后,过滤区的过滤介质也会受到严重污染,需进行清洗,此时,正常的净化过程暂停,进入介质清洗过程。清洗的方式只是把洁净的水从过滤水区由泵体往上鼓,把过滤区的介质鼓起,因介质的重量大于脏物,受洁净水的冲洗,脏物从虹吸排泥管中冲出,过滤介质又可回到洁净状态,可重复利用。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占地少,安装方便,操作简单,而且在整个操作过程在运行过程不需人工操作,运行成本低,可作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过滤水区 2、过滤区 3、清水区 4、污泥收集斗 5、斜管 6、加药口7、过滤器 8、沉淀区 9、反应区 10、虹吸排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作具体说明:
实施例1
根据图所示结构,制备一无阀滤池,包括反应区9、沉淀区8,其中沉淀区8后面还设置一个过滤器7,反应区9、沉淀区8、过滤器7依次放置;在反应区9设有加药口6,沉淀区8内部放置有斜管5,在底部有污泥收集斗4;过滤器7内至上而下分成三层,上层为清水区3、中间为过滤区2、下层过滤水区1,过滤水区1与清水区3通过虹吸排泥管10相连通;沉淀区8内的斜管5位于沉淀区8的上半区域;污泥收集斗4位于沉淀区8的下部四分之一位置处。
将本实用新型采用长4800mm、宽3350mm、高4400mm的滤池,所需处理的地表水的进水浊度为3000mg/l,本设备的处理能力为50T/H。将地表水泵入反应区9,并通过加药口6往地表水中加入浓度为30%聚合三氯化铝4g/s,经充分的接触,达到絮凝效果,随后,悬浮液进入到沉淀区8,净化水与絮凝物自然分层,絮凝物在斜管5内下沉,直至到沉淀区8的底部,在污泥收集斗4收集起来,最后排出。而上面的净化水则通过水管进入到过滤器7的过滤区2,进行过滤,进入到过滤水区1,再从清水区3排出。在清水区3所得到的出水浊度为3mg/l,符合设计所需的用水要求。
当然,根据所需处理水量的不同,可以把相应的过滤池尺寸进行变更,而且在加入药剂时,同时需要依据进水的浊度及处理量来确定;若使用不同的药剂,则加入量也需重新进行计算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钢平,未经许钢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496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型母线预拱机悬挂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六氟化硫开关柜的接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