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材料桥跨接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39666.6 | 申请日: | 2011-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80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 发明(设计)人: | 熊建武;孙建群;周自文;刘建成;林铸明;程营;徐进;况祺;孙永刚;白斌胜;金沛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63983部队 |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 |
| 代理公司: | 总装工程兵科研一所专利服务中心 32002 | 代理人: | 林柯军 |
| 地址: | 21403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梁部件,尤其是一种复合材料桥跨的接头。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可机动桥梁一般采用中高度钢材或铝合金作为桥梁的结构材料,其桥跨接头一般也采用中高度钢材或铝合金制成,通过焊接或螺栓等方式连接在桥梁的端部。随着桥梁轻型化的要求,部分机动桥梁开始使用比重轻、强度更好的复合材料,如玻璃纤维和碳纤维作为桥梁的结构材料。考虑到金属良好的延展性和力学性能,桥跨接头仍然必须全部或部分使用金属材料制成,这种接头无法焊接在复合材料桥梁的端部,只能采用胶结或机械连接。但胶结往往无法满足桥梁的受力需求,通过螺栓、铆钉等机械连接则必须在复合桥梁上开孔,必然破坏复合材料桥梁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受力性能好,不破坏复合材料桥梁承载能力的桥跨接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复合材料桥梁桥跨接头,包括桥跨本体,桥跨本体的底板由上复合材料纤维层和下复合材料纤维层组成,桥跨的桥面板端部有承压块,其特征在于,该桥跨接头还包括金属接头内芯和包裹金属接头内芯的复合材料面层,金属接头内芯设置在底板的连接端部,设有连接孔,复合材料面层与底板的上复合材料纤维铺层和下复合材料纤维铺层为一无缝连续的整体结构。
所述的复合材料桥梁桥跨接头,其金属接头内芯带有一锲形尾部,锲形尾部的表面与上复合材料纤维铺层和下复合材料纤维铺层粘结。
本桥跨接头无需胶结或机械连接在桥梁端部,通过复合材料桥梁底板的复合材料纤维铺层包裹金属接头内芯的方式,使桥跨接头与桥跨形成一整体结构,即达到了桥跨受力强度的要求,又避免了机械连接对复合材料桥跨承载性能的破坏,其金属接头内芯的锲形尾部增大了金属接头内芯与底板上下复合材料纤维铺层之间的粘结面积,增加了桥跨接头的受力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金属接头内芯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两个桥跨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复合材料桥梁桥跨接头,包括桥跨本体1,桥跨本体1的底板2由上复合材料纤维铺层3和下复合材料纤维铺层4组成,桥跨本体1的桥面板8靠连接端部有承压块9,该桥跨接头还包括金属接头内芯5和包裹金属接头内芯5的复合材料面层6,金属接头内芯5设置在底板2的连接端部,设有连接孔7,两个桥跨可通过在连接孔中设置销轴11进行连接。复合材料面层6与底板2的上纤维铺层3和下纤维铺层4为一无缝连续的整体。具体施工时,可先将金属接头内芯5放置在下复合材料铺层4上面,然后下复合材料铺层4对金属接头内芯进行包裹,其延伸段形成上复合材料铺层3。如图3所示,根据需要,可对该桥跨接头进行切割,切割成双耳或三耳形状,以便于两个桥跨进行连接。
为了增加桥跨接头的受拉力学性能,金属接头内芯5可带有一锲形尾部10,锲形尾部10的表面与上复合材料纤维铺层3和下复合材料纤维铺层4粘结。由于锲形尾部10增加了金属接头内芯5的表面积,与上、下复合材料纤维铺层之间的粘结力也大大增加,提高了桥跨接头的受拉力学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63983部队,未经中国人民解放63983部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396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银离子杀菌拖把
- 下一篇:曲面型幕墙清洗用安全吊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