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快速挪移的配电柜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36073.4 | 申请日: | 2011-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23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曹瑞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永达电工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26 | 分类号: | H02B1/2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挪移 配电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可快速挪移的配电柜。
背景技术
目前的配电柜的安装多是手工进行。配电柜需要准确定位;在一些场地狭窄的场合,如配电机房内,由于场地狭小,设备沉重,在移动时需要多人配合,费时费力,常用的撬动挪移会形成摩擦,不仅对设备及地面会造成损伤,对操作人员也可能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挪移的配电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快速挪移的配电柜,包括一配电柜主体,主体底部设有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下四个角分别设有一滚动装置,该滚动装置包括:
一固定于支撑板的凸耳;
一和该凸耳枢接的支架,以及
一和该支架上固定的万向轮,所述的万向轮有一收缩位置和一展开位置;
其中所述支撑板中部的两个侧边还分别设有一中凸耳,两个中凸耳分别与转轴两端枢接,转轴两端中凸耳内侧固定齿轮齿条装置,所述的滚动装置通过一连杆和齿条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当齿条枢接孔离中凸耳枢接孔较远时,所述的万向轮底端高于配电柜底端,万向轮处于收缩位置;当齿条枢接孔离中凸耳枢接孔较近时,所述的万向轮底端低于配电柜底端,万向轮处于展开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转轴的中部设有一转盘,所述转盘环绕周壁设有凹槽,所述的两个凹槽中插接一弹簧销,所述的弹簧销可在两个凹槽之间滑动定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万向轮处于收缩或展开位置时,该弹簧销插接于不同的凹槽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用于旋转转轴带六角孔的长柄扳手。
本实用新型的配电柜,底部设置具有收缩位置和展开位置的万向轮,通过长柄扳手旋转转轴,可以调整万向轮处于收缩位置或展开位置。当齿条枢接孔离中凸耳枢接孔较远时,万向轮处于收缩位置,欲移动配电柜时,用长柄板手顺时针扳动转轴,转轴上的齿轮带动齿条移动,齿条再通过连杆带动支架摆动,从而带动万向轮从配电柜底端顶出,万向轮处于展开位置。同时转轴上转盘转动,弹簧销被推出凹槽进入另一凹槽,万向轮展开位置被锁定,此时配电柜可轻松挪移。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配电柜,其移动迅速,方便,大大降低了配电柜的安装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配电柜万向轮收缩结构的部分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盘与弹簧销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扳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为本实用新型配电柜万向轮展开结构的部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4,一种可快速挪移的配电柜,包括一配电柜主体1、主体1底部设有一支撑板11,支撑板四个角分别设有一滚动装置,该滚动装置包括一凸耳3,该凸耳3上枢接支架4、以及支架4上安装的万向轮42。具体结构如下:
支撑板11的中部前后各固定一中凸耳2,四侧各固定一凸耳3。凸耳3通过枢接孔31和一支架4枢接,支架4上安装万向轮42.。支架4通过另一枢接孔41与齿条61枢接。
中凸耳2与转轴94两端枢接,转轴94两端中凸耳内侧固定齿轮齿条装置,齿条61通过枢接孔62和连杆5连接,连杆5的另一端和支架4连接,支架4上安装万向轮42。
转轴94的中部设有一转盘9,该转盘9环绕圆周方向设有两个凹槽91和92,转盘凹槽外侧处设有一弹簧销7,该弹簧销7的端部71抵靠于该凹槽91内,此时万向轮处于收缩位置;当长柄把手8套住转轴94往顺时针转动时,弹簧销71可滑出凹槽91,进入凹槽92中。
参见图1,当齿条枢接孔离中凸耳枢接孔较远时,万向轮42处于收缩位置。欲移动配电柜时,将长柄把手8套住转轴94顺时针扳动,通过齿轮6转动带动齿条61移动,齿条61通过连杆5拉动支架4摆动,使万向轮42处于展开位置。
如图2所示,在配电柜底部的支撑板11上设有供电缆进出柜体的进出线孔,孔的周边应安装防止电缆刮伤的橡胶垫。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永达电工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永达电工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360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声波探头及超声波诊断装置
- 下一篇:微分相位对比成像系统的校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