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切换柔性夹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34193.0 | 申请日: | 2011-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44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林巨广;贺向军;符青松;杨桂荣;邵显行;王路;单培军;任玉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5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切换 柔性 夹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在汽车白车身焊装线上的焊装夹具,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可以用来夹紧不同款车型的柔性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白车身焊装线上,针对一款车型设计一套与之相匹配的焊装夹具,往往经过以下几个环节:车身数模分析——MCP(Master Control Point)和MCS(Master Control Section)的制定——焊枪选型——夹具设计——夹具制造——夹具终验收等,夹具设计制造周期一般较长,如此一来,对于同时生产多个车型的生产厂家来说,仅仅适用于一款车型的夹具在空间利用和车型切换上存在很大弊端,夹具通用性不强,使得设计和维护成本增加,难以满足主机厂的生产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高、方便操作、通用性强,可以很好满足车型切换需求的自动切换柔性夹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自动切换柔性夹紧装置的结构特点是设置:
一支撑模块,是在直立的两侧板的顶部固定设置缸端法兰,在背板的两侧分别呈纵向固定设置左侧导轨和右侧导轨;
一气动控制模块,其顶升气缸的气缸座固定设置在缸端法兰的底部,气缸导柱向上贯穿所述缸端法兰,在所述气缸导柱的顶端固定连接转接板;
一直线导轨模块,是以一移动基板卡嵌在所述左侧导轨与右侧导轨之间,并能够以所述左侧导轨和右侧导轨为导向上下移动,所述气动控制模块中的转接板与所述移动基板固定连接,以使移动基板能够随所述转接板上下移动;
一夹紧模块,是在所述移动基板的背部固定设置一直立撑板,一夹持机构设置在所述直立撑板上,所述夹持机构能够随所述直立撑板上升或下降在不同的竖直高度上。
本实用新型自动切换柔性夹紧装置的结构特点也在于:所述夹持机构设置为:下夹头固定设置在所述直立撑板的顶部,与所述下夹头相对设置的上夹头固定设置在压紧臂的前端,所述压紧臂在中部通过连接板以转轴连接在直立撑板上,所述压紧臂的尾部是与夹紧气缸的气缸杆杆端铰接,所述夹紧气缸的气缸座固定设置在位于压紧臂下方的直立撑板上。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设置气动升降,使夹持机构能够随直立撑板上升或下降在不同的竖直高度上,通过对空间的有效利用,实现在了不同车型之间的切换,极大地提升了夹具的通用性。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动作可靠,可实现自动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直线导轨模块背部示意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直线导轨模块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夹具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夹具模块夹持过程示意图;
图中标号:101侧板;102缸端法兰;103背板;201顶升气缸;202气缸导柱;203转接板;301限位底板;302底部垫块;303移动基板;304左侧导轨;305右侧导轨;306侧部垫块;401直立撑板;402下夹头;403上夹头;404压紧臂;405连接板;406转轴;407夹紧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自动切换柔性夹紧装置的结构设置为:
如图1和图2所示,一支撑模块,是在直立的两侧板101的顶部固定设置缸端法兰102,在背板103的两侧分别呈纵向固定设置左侧导轨304和右侧导轨305;
如图1所示,一气动控制模块,其顶升气缸201的气缸座固定设置在缸端法兰102的底部,气缸导柱202向上贯穿缸端法兰102,在气缸导柱202的顶端固定连接转接板203;
如图1、图3a和图3b所示,直线导轨模块是以一移动基板303卡嵌在左侧导轨304与右侧导轨305之间,并能够以左侧导轨304和右侧导轨305为导向上下移动,气动控制模块中的转接板203与移动基板303固定连接,以使移动基板303能够随转接板203上下移动,在移动基板303的底部设置一宽度大于移动基板303的宽度的限位底板301,限位底板301是以左侧导轨304和右侧导轨305为顶升限位块,为了调整限位高度,可以在移动基板303与限位底板301之间卡嵌底部垫块302;为了保证导向平稳,也可以在左侧导轨304或右侧导轨305与移动基板303之间卡嵌侧部垫块3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341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六角精冲模
- 下一篇:倒装法制作大型或薄壁罐体的专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