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循环电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32492.0 | 申请日: | 2011-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03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徐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国栋 |
主分类号: | F24H1/00 | 分类号: | F24H1/00;F24H9/18;A61H3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电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装置,尤其是指一种可循环抽取液体,并对液体持续加温及放射红外线,令液体升温且保持在符合用户所需温度的循环电热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光线按其性质分为可见光及不可见光,可见光又可略分为红、橙、黄、绿、蓝、青、紫等七色光,其中红光外侧的光线是不可见光,又称为红外线,红外线中4-400微米波长的又被称为远红外线,此一波长范围的远红外线能促进动物及植物的生长,故又被科学家称为生命光线,远红外线与可见光及近红外线光不同的地方,是它具有十分强烈的渗透力,能引起水分子产生共振,令惰性水(即一般水)细化成为独立水分子(即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结合),同时提高水中的含氧量,使浸泡在水中的人(以下简称浸泡者)的精神更畅通、头脑更灵活,进而提高抗病能力,延缓衰老。
承上所述,由于独立水分子能自由出入浸泡者的细胞膜间,同时透过共鸣共振,转化为热能,能令人体皮下深层的温度微升,加快血流速度,因此能扩张微丝血管;由于微丝血管的功能是向人体60兆个细胞供应氧气和营养,同时,将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包括重金属,乳酸、导致高血压的铀离子,及导致疼痛的尿酸)排出体外,故在微丝血管开放愈多的情况下,不仅能使心脏的压力自然舒减,尚能促进血液循环,使原本滞留体内的废物、汗液和水分一起排出体外,令浸泡者能因废物被顺利排出,而更为健康。
请参阅图1所示,一般水分子通常是由独立水分子22及大水分子团21混合存在,并请参阅图2所示,当4μm~14μm波长的远红外线20照射大水分子团21时,会诱使大水分子团21震荡分散,造成大水分子团21细化成独立水分子22,当远红外线20供给能量终止后,已细化的独立水分子22又会逐渐团聚,而回复成大水分子团21,因此,若能循环持续地对大水分子团21产生远红外线20,令远红外线20持续地能与水分子产生共振作用,使得水内的大水分子团21持续细化成独立水分子22,独立水分子即能自由出入浸泡者的细胞膜间,同时透过共鸣共振,转化为热能,以达到令浸泡者皮下深层的温度微升、促进血液循环、扩张微丝血管及增进新陈代谢的功能与效果。
再者,虽然市面上有众多不同设计的热水器,能将水加热以供人体浸泡,但由于该等热水器均不具备循环设备,导致加热后的水仍会随时间逐渐降温,而无法长时间保持在均匀的预定温度,如此将限制浸泡者的浸泡时间,令滞留体内的废物、汗液和水分无法充分排除,且市面上众多的热水器均不具产生远红外线的功能,因此当然无法将一般水中的大水分子团细化成独立水分子,亦无法达到令浸泡者皮下深层的温度微升、促进血液循环、扩张微丝血管及增进新陈代谢的功能与效果。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循环电热装置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电热装置,使用者将身体浸泡在集水容器的液体中,使身体内的局部组织升温,令微血管扩张,以达到缓和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的功能及效果。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循环电热装置,其包括:
一帮浦,该帮浦与一第一水管的一端相连接;
一本体,该本体上设有一第一开孔及一第二开孔,该本体内形成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内设有一第三水管及一第四水管,该第三水管的一端与该第一开孔相对应,且经由该第一开孔与该第一水管的另一端相连通,该第四水管的一端与该第二开孔相对应,且经由该第二开孔与一第二水管的一端相连通;
一加热管,该加热管由远红外线陶瓷材质构成,且被容置于该容置空间中,该加热管一端与该第三水管的另一端相连通,该加热管另一端与该第四水管的另一端相连通,该加热管的外侧周缘缠绕有至少一组加热线圈,该加热线圈电气连接至一电源供应器。
上述加热线圈的外侧周缘包覆有一绝缘层,该绝缘层由隔热或绝缘材质构成。
上述第三水管或第四水管上邻近中央位置的管壁是由远红外线陶瓷材质构成,且形成至少一第二加热管,该第二加热管的外侧周缘缠绕有至少一组第二加热线圈,该第二加热线圈电气连接至该电源供应器。
上述第三水管或第四水管上邻近两端位置的管壁是由远红外线陶瓷材质构成,且形成至少一第二加热管,该第二加热管的外侧周缘缠绕有至少一组第二加热线圈,该第二加热线圈电气连接至该电源供应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国栋,未经徐国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324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质燃烧器余热回收装置
- 下一篇:管道式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