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腕骨四脚融合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31238.9 | 申请日: | 2011-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83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 发明(设计)人: | 徐永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永清 |
| 主分类号: | A61B17/68 | 分类号: | A61B17/6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鑫浩联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0 | 代理人: | 李荷香 |
| 地址: | 650032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腕骨 融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腕骨骨折的腕骨四脚融合器。
背景技术
目前腕骨骨折一般采用克氏针、钢板螺钉固定腕骨骨折部位,由于这些器械固定对腕骨间关节部位没有加压作用,术后需要长期外固定;钢板螺钉固定需要在较小的腕骨上打孔,操作复杂,增加手术创伤,影响关节功能,且术后可能出现疼痛和感染等并发症,对腕关节的恢复极为不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固定牢靠,能够有效避免感染,灵活方便,有利于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的腕骨四脚融合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腕骨四脚融合器,其包括镂空体部,位于镂空体部内的四个内齿、四个固定臂;镂空体部由四段弧长相同、弧度相同、向外弯曲的弧形片构成;四个内齿均布在镂空体部内的四个内角部位上,四个固定臂位于镂空体部的四个外角部位上;镂空体部与内齿和固定臂为一体成型设计,固定臂向镂空体部下部弯曲,固定臂与镂空体部之间成70o角;所述镂空体部、内齿和固定臂均由1.5mm厚的镍钛记忆合金板材制成。
镂空体部的四段弧形片的宽度为2.00mm;镂空体部的两个对角之间的最大距离为20.50mm、22.50mm或24.50mm。内齿的长度为5.00m、宽度为1.00mm。固定臂的长度为8.00mm、10.00mm或12.00mm。
本实用新型的腕骨四脚融合器利用镍钛记忆合金板材的马氏效应产生动态加压力,固定效果稳定可靠,术后不需要外固定,置于皮下的使用方式避免了感染,操作简单,灵活方便,有利于患者腕关节功能的恢复。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图2为将本实用性的的固定臂和折弯部展平后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顶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腕骨四脚融合器包括镂空体部1、位于镂空体部1内的四个内齿2、四个固定臂3。镂空体部1由四段弧长相同、弧度相同、向外弯曲的弧形片构成,其内部为空心,镂空设计使融合器轻巧灵便,还能节约材料降低成本,也便于植骨和观察融合腕骨愈合情况。四个内齿2均布在镂空体部1内的四个内角部位上,内齿能够防止植入骨游离进入关节面,是个固定臂4位于镂空体部1的四个外角部位上。镂空体部1与内齿和2固定臂3为一体成型设计,固定臂3向镂空体部1下部弯曲,固定臂3与镂空体部1之间的成70o角,四个固定臂3增强了融合器的抗疲劳强度,并四个固定臂与镂空体部1成70o角的设计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活动。
本实用新型的腕骨四脚融合器的各个组成部分(镂空体部1、内齿2和固定臂3)由1.5mm厚的镍钛记忆合金板材制成,能根据温度在0℃至40℃的变化产生动态加压力来固定腕骨,避免患者创口感染,利于患者腕关节的功能恢复。镂空体部1的四段弧形片的宽度为2.00mm,两个对角之间的最大距离可为20.50mm、22.50mm和24.50mm。内齿2的长度为5.00m、宽度为1.00mm。固定臂3的长度不能超过病患四块腕骨中心关节部分,可为8.00mm、10.00mm或12.00mm。
本实用新型的腕骨四脚融合器是根据人体腕骨的解剖形状制成,可根据腕骨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四脚融合器,在0至5摄氏度的冰盐水中,将镍钛记忆合金腕骨四脚融合器的四个固定臂展开,直接置入腕骨后,用40摄氏度度热盐水热敷镍钛记忆合金腕骨四脚融合器,此时镍钛记忆合金腕骨四脚融合器恢复所产生的回复力可将腕骨聚合成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永清,未经徐永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312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用四肢手术组合包
- 下一篇:一种快速产生蒸汽的电磁炉用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