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辊道窑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25432.6 | 申请日: | 201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4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竹田孝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NGK(苏州)精细陶瓷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9/24 | 分类号: | F27B9/24;F27B9/30;F16D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丁文蕴;郑永梅 |
地址: | 2151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辊道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辊道窑,该辊道窑用于干燥或烧成各种工件,本实用新型尤其涉及在各辊子的旋转轴上具备万向接头的辊道窑。
背景技术
辊道窑是具有如下结构的炉,即,在隧道状的炉体的内部以预定的间距配置多个陶瓷制辊子,并通过以预定速度旋转各辊子,在输送放置在辊子上的工件的同时对其加热。一般来说,各辊子由设在炉体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的驱动装置驱动,各辊子的相反侧由小型的支撑辊子旋转自如地支撑。这时,最理想的是驱动装置的驱动轴的中心轴和由支撑辊子支撑的辊子的中心的位置相一致,但实际上由于安装工作的误差或辊子自身的变形等,在长度方向、上下方向上会产生一些中心偏移。因此,有可能辊子的旋转不能顺利地进行,或者由于在辊子上反复发生过度的弯曲负载,从而使得辊子自身疲劳破坏。
为了避免该问题,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46449号公报)所述,以往是在驱动轴和辊子之间设置一个万向接头,如果是1mm以内的中心偏移,就能够吸收。但是,若要使中心偏移的容许范围小于1mm,就需要安装精度,并且也成为成本增加和操作时间增大的主要原因。另外,也有可能发生因精度不达标而导致的上述不良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辊道窑,该辊道窑能够缓和安装精度,即便在中心偏移的容许范围超过1mm的情况下也不会给辊子的旋转造成障碍,并且能够防止辊子的折损。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做出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辊道窑,在炉体的内部以预定间距配置多根辊子,并利用设在炉体的一侧的驱动装置使各辊子旋转,其特征在于,在驱动装置的驱动轴和辊子侧的从动轴之间设置连接两轴的连接轴,并且用第一万向接头连结驱动轴和该连接轴的一端,用第二万向接头连结从动轴和该连接轴的另一端。
并且,优选第一万向接头由耐热金属制的第一套筒和多个连结销构成,通过第一套筒连结驱动轴和连接轴。
另外,优选第二万向接头由耐热金属制的第二套筒和多个连结销构成,通过第二套筒连结连接轴和从动轴。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辊道窑在驱动轴和辊子侧的从动轴之间的两处设有万向接头。由此,能够将驱动轴的中心和辊子及从动轴的中心偏移的容许范围扩大到2mm左右,因而与以往那样设置一处万向接头的情况相比,能够缓和安装精度,进而能够减轻对于运转中的辊子的过度负载,能够防止辊子的折损。
附图说明
图1是辊道窑的剖视图。
图2是辊道窑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3是表示由万向接头形成的各轴的连结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图4是表示连结销的打入方向的说明图。
图中:
1-炉体,2-侧壁,3-辊子,4-辊子贯通孔,5-支撑辊子,6-驱动装置,7-驱动轴,8-螺旋齿轮,9-马达,10-驱动齿轮,11-密封箱,12-轴,13-从动轴,14-帽形零件,15-销,16-连接轴,17-第一万向接头,18-第二万向接头,19-第一套筒,20-第二套筒,21-第一连结销,22-第二连结销,23-第三连结销,24-第四连结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
在图1中,标记1是隧道状的炉体,标记2是其侧壁,标记3是贯通左右的侧壁配置的辊子。
在炉体1的长度方向上以预定间距配置有多根辊子3。辊子3是耐热性和高温强度较好的陶瓷制辊子,最好由SiC质的陶瓷构成。辊子3的两端从形成在侧壁2上的辊子贯通孔4向炉外延伸,其一方的端部由小型的支撑辊子5旋转自如地支撑,另一方的端部由驱动装置6驱动而旋转。在该实施方式中,在辊子3的两端部分设置密封箱11,防止外部空气侵入到炉体1的内部。工件W放置在辊子3之上,伴随辊子3的旋转在炉体1的内部以预定速度被输送,同时由省略图示的加热器等加热装置加热。
驱动装置6可以是与以往同样地由链驱动多根辊子3的链驱动式,但在该实施方式中采用如下结构的齿轮驱动式,即,在各驱动轴7的端部设置螺旋齿轮8,使由马达9驱动的驱动齿轮10与各螺旋齿轮8相啮合,从而使驱动轴7旋转。驱动齿轮10安装在沿着炉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的轴12上。
如图2所示,该驱动轴7在密封箱11的内部与从辊子3侧延伸的从动轴13连结。再者,辊子3侧的从动轴13是与以往一样地用销15连接在保持辊子3的端部的帽形零件14上的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GK(苏州)精细陶瓷器具有限公司,未经NGK(苏州)精细陶瓷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254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辐射状散热结构的同轴负载
- 下一篇:一种手柄照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