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天然气发动机衬套压板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23864.3 | 申请日: | 201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1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马银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西港(潍坊)新能源发动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1/00 | 分类号: | F02F11/00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石誉虎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然气 发动机 衬套 压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然气发动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天然气发动机衬套压板。
背景技术
天然气是一种洁净的能源,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后的主要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因此天然气汽车在尾气排放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与使用汽油或柴油的车相比,天然气汽车颗粒物排放几乎为零,一氧化碳等物质的排放也显著降低。现有的天然气发动机的火花塞衬套与发动机缸盖上的衬套孔只采用过盈配合固定连接,此种连接方式不仅增加了加工的难度,且火花塞衬套下方压靠在活塞铜套上,压靠不实,连接效果也不好,容易造成缸盖漏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够使火花塞衬套与发动机缸盖配合得更加牢固,有效的防止发动机缸盖漏水的天然气发动机衬套压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天然气发动机衬套压板,包括压板本体,所述压板本体上设有用于套压在火花塞衬套上的第一通孔和用于穿过紧固件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中心均设置于所述压板本体的对称中心线上。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压板本体上设有至少三个用于支撑压板本体的支撑点,所述支撑点均设在所述压板本体与发动机缸盖相连接的一侧。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各支撑点与发动机缸盖接触面均为圆弧面。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圆弧面为凸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压板本体上设有用于套压在火花塞衬套外围的第一通孔,可以将本实用新型套压在火花塞衬套上,由于在压板本体上设有用于紧固件穿过的第二通孔,可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将本实用新型所述压板固定,使得火花塞衬套与发动机缸盖之间不仅采用过盈配合连接,使得配合更加牢固可靠,使得火花塞衬套与下方铜套之间密封更严,有效的防止了发动机缸盖漏水的现象发生。
由于压板本体近缸盖的一侧设有支撑点,且支撑点与缸盖接触面为圆弧面,使得所述压板与发动机缸盖之间接触更紧密,压板受力均匀,可有效的避免因加工误差而使得压板弯曲变形,且使得压板与缸盖接触的角度可调,增加了压板的使用寿命的同时使得压板更能有效的将火花塞衬套压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得火花塞衬套与发动机缸盖配合更加牢固,使火花塞衬套与下方铜套间密封更严密,有效的防止了发动机缸盖漏水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中:1、压板本体,2、第一通孔,3、第二通孔,4、第一支撑点,5、第二支撑点,6、第三支撑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天然气发动机衬套压板,包括压板本体1,所述压板本体1上设有用于套压在火花塞衬套上的第一通孔2和用于穿过紧固件的第二通孔3,所述第一通孔2和第二通孔3的中心均设置于所述压板本体1的对称中心线上。
压板本体1的一端设有用于套压在火花塞衬套上的第一通孔2,在压板本体1的中间位置设有用于穿过紧固件的第二通孔3,螺栓、螺杆等紧固件可穿过第二通孔3固定压板本体1,使得火花塞衬套与发动机缸盖之间不仅采用过盈配合连接,使得配合更加牢固可靠,使得火花塞衬套与下方铜套之间密封更严,有效的防止了发动机缸盖漏水的现象发生。
在压板本体1的一侧设有三个用于支撑压板本体的支撑点,三个支撑点均设在所述压板本体1连接发动机缸盖的一侧,其中第一支撑点4和第二支撑点5设在第一通孔2的两侧,相对于压板本体1的对称中心线线对称,第三支撑点6设在压板本体1远离第一通孔2的一端。各支撑点与发动机缸盖接触面均为向压板本体1外部凸起的圆弧面。可使得所述压板与发动机缸盖之间接触更紧密,压板受力均匀,可有效的避免因加工误差而使得压板弯曲变形,且使得压板与缸盖接触的角度可调,增加了压板的使用寿命的同时使得压板更能有效的将火花塞衬套压紧。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西港(潍坊)新能源发动机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西港(潍坊)新能源发动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238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冷却装置柴油发动机废气再循环系统
- 下一篇:弹力接线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