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纺布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22533.8 | 申请日: | 201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66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善樑;帕特里克帕特·陈;张程;亚历克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红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C19/00 | 分类号: | D06C19/00;D06C23/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维邦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69 | 代理人: | 王昌花 |
地址: | 21512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纺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纺布。
背景技术
无纺布又称非织造布,是指不经过传统的纺纱,机织或针织所制成的布,它一般是利用梳理机将纤维原料梳理呈单根纤维状态后通过气流或机械等手段成网,然后经过水刺、针刺或热轧等方式固结,最后经过后整理形成的无编织的布料,是一种具有柔软、透气和平面结构的新型纤维制品。
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经过梳理机梳理成单根纤维的纤维原料在铺网过程中,由于铺网方式以及纤维本身的尺寸、种类以及静电性能等原因的影响,纤维之间会重新聚集成纤维束或者纤维团,从而使形成的纤维网上出现所谓的“云斑”或者纤维束现象,破坏了纤维网的均匀度,而且当这样的纤维网经过后续的固结等工艺形成无纺布产品后,形成在纤维网中的“云斑”以及纤维束就会在无纺布产品中形成硬块而影响到无纺布的手感,使得产品的品质下降。
另外,由于无纺布中的纤维具有一定的排列方向,通常用纤维的纵向(MD)和横向(CD)强力的比值来鉴别无纺布产品在各个方向上的耐撕扯性能,MD:CD的比值越小,说明无纺布产品的在各个方向上的耐撕扯性能差异越小。而在现有的无纺布工艺中,在梳理成网后的纤维网中,纤维多数会沿着纵向(即MD方向)排布,而在横向(CD方向)方向上排布的纤维相对较少,从而导致MD:CD的比值较大,使得无纺布产品的在纵向以及横向上的耐撕扯性能差异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无纺布实为必要。
一种无纺布,其包括无纺布基体,该无纺布基体具有均匀分布的纤维结 构,在该无纺布基体上形成有揉搓花纹图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该无纺布,在其生产过程中,由于通过具有预定揉搓沟纹结构的揉搓单元来对固结后的初级无纺布进行揉搓处理,不但有效的减少初级无纺布上出现的“云斑”或者纤维束现象,提高纤维网的均匀度以及松厚度,而且还能够使得该初级无纺布中的部分纤维发生转向,由最初的沿着MD方向排布最终转为沿着CD方向排布,从而增加了无纺布在CD方向的纤维排布数量,减小了无纺布的纵横向强度比(即,使MD:CD的比值降低),降低了无纺布产品的在纵向以及横向上的耐撕扯性能差异,另外,在具有预定揉搓沟纹结构的揉搓单元的揉搓作用下,该初级无纺布的纤维在揉搓过程中会随着该预定揉搓沟纹的形状发生弯曲变形,从而在得到的无纺布产品上会形成与该预定揉搓沟纹相对应的花纹图案,使得该无纺布的使用性能大大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无纺布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无纺布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揉搓单元。
图3是图2所示的揉搓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揉搓辊以及第二揉搓辊。
图4是图3所示的第一揉搓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的第二揉搓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所示的揉搓单元处于工作状态时的截面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纤维开松单元 10
梳理铺网单元 20
梳理部 21
铺网部 22
纤维网 23
水刺固结单元 30
预湿部 31
水刺部 32
水刺头 33
揉搓单元 40
第一揉搓辊 41
第一揉搓部 411
第二揉搓辊 42
第二揉搓部 421
干燥单元 50
卷绕辊 60
托持网帘 70
初级无纺布 80
成品无纺布 9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请一并参见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无纺布的生产工艺流程,其包括如下步骤。
(1)提供纤维原料,对该纤维原料进行开松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红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金红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225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烘干装置的挂晾烘干机
- 下一篇:拉幅热定形循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