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蓄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20745.2 | 申请日: | 201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3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梁汉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汉宁 |
主分类号: | H01M2/32 | 分类号: | H01M2/32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 代理人: | 邓晓安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耐用的蓄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电器和交通工具的增加,对蓄电池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目前市面上使用的蓄电池大多是铅酸液体蓄电池,该普通蓄电池由电池槽、负极板、正极板、隔板及铅酸液体电解质组成。在使用该蓄电池时会产生二氧化硫,易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使用人靠得太近,时间又长的话,对使用人会造成很大的危害。而且一般蓄电池的壳体上设置的正负极接线端都是没有防护措施的,一旦受到外力的撞击,很容易断裂受损,这使得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了。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既环保又高效耐用的蓄电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环保、高效耐用的蓄电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解决方案:一种蓄电池,包括壳体、壳盖、正极板、负极板和隔板,在壳盖上设有正极接线端和负极接线端,蓄电池还包括防酸雾装置,防酸雾装置安装在壳盖底部,壳盖上还设有防护板。防护板靠近正负极接线端,起到保护正负极接线端的作用。
所述的正极接线端、负极接线端穿过壳盖和防酸雾装置分别与正极板、负极板相连接。
所述的正极板的数量为偶数,并比负极板多一块。
上述的防酸雾装置的主要使用的材料是刚玉片,刚玉片具有透气性,在高温气压下会将超压气体排出,被阻止的酸雾仍留在电池壳体内,在蓄电池停止工作时,随着温度的降低,酸雾在冷却状态时复位,达到了即不降低酸度,又不失水,且无公害,尤其是作为备用电源,其工作环境可以得到彻底的改善。防酸雾装置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得到,也可以自己制作。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环保、高效耐用。在壳盖下设置了防酸雾装置,使得蓄电池工作时产生的二氧化硫等气体无法排出,即保护了环境,又使得壳体内的酸度不会快速降低,使得蓄电池能够使用得更久。壳盖上还设置了防护板,避免了正负极接线端直接受到外力的冲击而断裂受损,这也大大增加了蓄电池的使用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拆开后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组装好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壳体1,正极板2,隔板3,负极板4,防酸雾装置5,壳盖6,正极接线端7,防护板8,负极接线端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蓄电池,包括壳体1、壳盖6、正极板2、负极板4、隔板3和防酸雾装置5,正极板2、负极板4和隔板3安装在壳体1内,壳盖6上设有正极接线端7和负极接线端9,正极接线端7、负极接线端8穿过壳盖6和防酸雾装置5分别与正极板2、负极板4相连接;防酸雾装置5安装在壳盖6底部,在壳盖6上的正极接线端7、负极接线端9的旁边设有防护板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汉宁,未经梁汉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207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蒸发介质的微进给电池补液装置
- 下一篇:高低压电瓷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