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圆压圆烫印机的自动卸箔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18134.4 | 申请日: | 2011-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783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 发明(设计)人: | 姚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亚华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1F16/00 | 分类号: | B41F16/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合伙) 31241 | 代理人: | 黄美英 |
| 地址: | 2011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圆压圆烫印机 自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本专利涉及一种烫印机,特别是一种用于圆压圆烫印机的自动卸箔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动圆压圆烫印机是通过上下烫印辊的相互转动来将电化铝箔上的图案转印到纸张上,实现烫印功能。在进行换版、检修等工作时,机器进入卸压状态,下烫印辊下降,此时的电化铝箔如果仍然贴于上烫印辊的表面长时间不动,会被高温的上烫印辊破坏掉其表面的转印层,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圆压圆烫印机的自动卸箔机构,它在机器进入卸压状态时,使电化铝箔得以脱离上烫印辊的表面,达到保护电化铝箔的目的。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圆压圆烫印机的自动卸箔机构,包括位于上、下烫印辊之间的电化铝箔及位于上、下烫印辊的前、后侧并用于传送电化铝箔的过渡轴,所述自动卸箔机构还包括两根摆杆及两个卸箔气缸,其中:
所述两根摆杆的一头分别与所述后侧过渡轴的两头活动连接,该两根摆杆的另一头分别安装在一转轴上;
所述两个卸箔气缸的汽缸杆一一连接在位于所述后侧过渡轴两头的摆杆上。
上述的用于圆压圆烫印机的自动卸箔机构,其中,所述两个卸箔气缸的供气管并联后依次通过一电磁阀及一减压阀与气源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圆压圆烫印机的自动卸箔机构的技术方案,通过控制卸箔气缸的气路,在机器进入卸压状态时,使电化铝箔得以脱离上烫印辊的表面,达到保护电化铝箔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圆压圆烫印机的自动卸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工作状态);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圆压圆烫印机的自动卸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卸压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圆压圆烫印机的自动卸箔机构中卸箔气缸的气路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地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行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圆压圆烫印机的自动卸箔机构,包括位于上、下烫印辊1、2之间的电化铝箔3及位于上、下烫印辊1、2的前后侧并用于传送电化铝箔3的过渡轴4、5;自动卸箔机构还包括两根摆杆6及两个卸箔气缸7,其中:
两根摆杆6的一头分别与后侧过渡轴5的两头活动连接,该两根摆杆6的另一头分别安装在一转轴60上;
两个卸箔气缸7的汽缸杆一一连接在位于后侧过渡轴5两头的摆杆6上。
再请参阅图3,两个卸箔气缸7的供气管并联后依次通过一电磁阀8及一减压阀9与气源10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圆压圆烫印机的自动卸箔机构的工作原理是,烫印机在工作状态时,卸箔气缸7的汽缸杆收回,通过摆杆6使后侧过渡轴5处于上方位置,电化铝箔3贴于上烫印辊1的表面。烫印机卸压状态时,卸箔气缸7的汽缸杆伸出,通过摆杆6使后侧过渡轴5处于下方位置,电化铝箔3得以脱离上烫印辊1的表面,从而达到了保护电化铝箔3的目的。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亚华印刷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亚华印刷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181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噪音鼓式制动器的改进结构
- 下一篇:气旋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