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耙式底栖生物采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14430.7 | 申请日: | 2011-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00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计勇;张洁;樊后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计勇 |
主分类号: | G01N1/02 | 分类号: | G01N1/02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36100 | 代理人: | 张静 |
地址: | 330099 江西省南昌市天祥大道28***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 底栖生物 采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个精简型的、适用于快速采集沙卵石河床底部生物样品的采集器,属于生态与环境科研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野外采集底栖生物样品主要是采用彼德森采集器与底栖生物网。其中彼德森采集器主要用于定量采集河流、湖泊、池塘、水库的水下底栖生物,适用于较为松软的河床底质,而在采集硬质或水草较多河床上的底栖生物时,受水草或卵石的影响,往往采集不全,造成野外数据的失真。传统的底栖生物网尽管在硬质河床上使用较好,但也存在三个显著的缺点:(1)当河床上有卵石或水草时,底栖生物采集不全;(2)主框架纵向截面为矩形,整套重量约10 kg,过于笨重,野外长距离作业携带不方便;(3)网袋没有保护,容易破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底栖生物采集设备河床适应性不强、重量大以及容易破损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仅可以较好的适应各种河床条件,而且重量轻、对网袋保护好、以便适用于野外连续作业的便携耙式底栖生物采集器。
本实用新型包括主框架、网袋及拉索,网袋采用铆接方式固定在主框架内,主框架下沿口增设与之活动连接的耙钉固定板,耙钉固定板上通过螺纹接方式连接有耙钉。
本实用新型所述主框架纵向截面为弓形。
本实用新型所述主框架的前、后端间均设置若干连接杆形成用以保护网袋的外包围。
本实用新型所述网袋为双层。
本实用新型所述耙钉固定板采用不锈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杆为圆钢。
本实用新型所述主框架纵向截面为半圆形。
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特点:(1)板式耙钉采用螺纹接口方式,易于野外快速安装与拆卸,保证野外底栖生物样品采集完整;(2)采用半圆式外框框架既能保证样品采集与路径计算,又能减轻采集器的重量、降低制作成本,同时方便携带;(3)用圆钢制作外包围,保护网袋安全、减轻破损,又可以增加样品采集过程中的稳定性。(4)不仅可以较好的适应各种河床条件,而且重量轻、对网袋保护好、以便适用于野外连续作业。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由主框架1、网袋2及拉索3构成,网袋2为双层网并采用铆接方式固定在主框1架内,主框架1下沿口增设与之活动连接并采用不锈钢制成耙钉固定板4,耙钉固定板上通过螺纹接方式连接有耙钉5。主框架1纵向截面为半圆形。主框架1的前、后端间均设置若干圆钢制成的连接杆6形成用以保护网袋的外包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计勇,未经计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144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