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监测煤粉锅炉一次风温的温度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13205.1 | 申请日: | 2011-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8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鹏;刘昭霞;幸蜀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洪鹏 |
主分类号: | F23N3/00 | 分类号: | F23N3/00 |
代理公司: | 大庆市建华专利事务所 23119 | 代理人: | 常瑛 |
地址: | 163714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监测 锅炉 一次 温度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测温元件,具体的是一种监测煤粉锅炉一次风温的温度元件。
背景技术
对于燃煤锅炉来说,一次风的作用主要是输送煤粉通过燃烧器送入炉膛,并能供给煤粉中的挥发分着火燃烧所需的氧气,采用热风送粉的一次风,同时还具有对煤粉预热的作用。对一次风温的控制涉及到运行的成本,根据煤质的不同一般控制在240~280℃。目前,测温元件插至入在一次风管道中心处内,其头部接近管道中心,在温度元件约三分之一处通过螺纹与一次风管道的管壁相连接,测量值为煤粉的实际温度。由于风中携带煤粉,且速度高,风速大概为20~25m/s,对温度元件冲刷很大,致使测温元件经常损坏。每台锅炉12套一次风,每套1只测温元件,因磨损需经常更换,不仅影响正常生产,而且增加生产成本。因此,需要发明一种磨损小的监测煤粉锅炉一次风温的温度元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监测煤粉锅炉一次风温的温度元件,解决目前的温度元件磨损大,需要经常更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监测煤粉锅炉一次风温的温度元件,安装在一次风管道的管壁上,一次风管道的管壁上开有孔,温度元件插入孔中通过螺纹与管壁相连接;所述的螺纹位于温度元件的端部,使温度元件安装后端部与一次风管道的管壁平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将螺纹置于温度元件的端部,使温度元件安装后端部与一次风管道的管壁平齐,改变了以往温度元件头部接近管道中心的状况,测量的温度为管壁的温度,然后通过公式计算得出管道中心的温度,因此,在保证测量精确度的前提下,减少了煤粉对温度元件的磨损,大大延长了温度元件的使用寿命,减少更换次数,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一次风管道、2温度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现有的温度元件2穿过一次风管道1,头部接近管道中心,上端三分之一处通过螺纹与一次风管道1的管壁相连接。由于温度元件2的端部突出在管道中,因此容易受到煤粉的冲刷,磨损严重,但是此种方式温度元件2可以直接测量一次风管道1中心的温度。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经过改进,一种监测煤粉锅炉一次风温的温度元件,安装在一次风管道1的管壁上,一次风管道1的管壁上开有孔,温度元件2插入孔中通过螺纹与管壁相连接。螺纹位于温度元件2的端部,使温度元件2安装后端部与一次风管道1的管壁平齐。因此,温度元件2的端部不再突出于管道中,大大减少了煤粉的冲刷,减少磨损,但是此种方式温度元件2测量的是一次风管道1管壁的温度。由于煤粉在一次风管道1内的分布,基本是一次风管道1中心浓度最高、一次风管道1管壁接触煤粉较少,但相应的一次风管道1中心温度也最高,一次风管道1管壁温度也最低。由此带来的测量误差可通过下述公式:
在DCS中组态来补偿。式中T为煤粉的实际温度,TW为一次风管道1管壁的温度,qi为煤粉内热源的发热率,λ 为固定床的有效热导率、r管道内半径。根据此公式可将温度元件2测量的一次风管道1管壁的温度换算成煤粉的实际温度,精确度保持不变,由于减少了煤粉对温度元件2的冲刷,大大减少了温度元件2的磨损,降低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洪鹏,未经李洪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132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温真空炉的水冷电极
- 下一篇:滑块式对心扩孔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