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注塑机用保护罩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00986.0 | 申请日: | 201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9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钱怡;吕继超;李东科;梁勇;韦俊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森自控(芜湖)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84 | 分类号: | B29C45/84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蒋光恩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注塑 机用保 护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注塑机用保护罩。
背景技术
注塑机的工作原理为:它是借助螺杆(或柱塞)的推力,将已塑化好的熔融状态(即粘流态)的塑料注射入闭合好的模腔内,经固化定型后取得制品的工艺过程。
螺杆式注塑机的成型工艺过程是:首先将粒状或粉状塑料加入机筒内,并通过螺杆的旋转和机筒外壁加热使塑料成为熔融状态,然后机器进行合模和注射座前移,使喷嘴贴紧模具的浇口道,接着向注射缸通人压力油,使螺杆向前推进,从而以很高的压力和较快的速度将熔料注入温度较低的闭合模具内,经过一定时间和压力保持、冷却,使其固化成型,便可开模取出制品。
目前,在生产过程中,因模具偶尔会出现漏料现象,注塑机螺杆喷嘴第一段加热圈和热电偶表面会被漏料包裹,影响加热圈和热电偶的热量传输;同时在清理漏料时,因加热圈和热电偶均为体积较小电子元器件易损坏,导致无法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避免模具漏料落到加热圈和热电偶上的新型注塑机用保护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注塑机用保护罩,包括注塑机螺杆喷嘴、设置在注塑机螺杆喷嘴上的加热圈以及热电偶,所述的注塑机螺杆喷嘴上设有将加热圈、热电偶罩入其中的保护罩。
所述的保护罩的罩壁呈锥状。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优点:1、保护罩将加热圈、热电偶罩入其中,模具漏料落在保护罩上,保护了加热圈和热电偶;2、保护罩的锥形结构方便落到保护罩上的漏料滑落,避免漏料长时间粘在保护罩外壁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1、注塑机螺杆喷嘴;2、加热圈;3、热电偶;4、保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注塑机用保护罩,包括注塑机螺杆喷嘴1、设置在注塑机螺杆喷嘴上的加热圈2以及热电偶3,注塑机螺杆喷嘴1上设有将加热圈2、热电偶3罩入其中的保护罩4。
保护罩4的罩壁呈锥状。保护罩4将加热圈2、热电偶3罩入其中,生产中模具漏料落在保护罩4上,这样保护了加热圈2和热电偶3。漏斗型的保护罩4,保护加热圈2和热电偶3表面不受漏料的覆盖,避免因漏料导致加热圈2和热电偶3的损坏。减少了加热圈2和热电偶3的损坏,降低了更换频率。保障设备正常运行,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保护罩4的锥形结构方便落到保护罩上的漏料滑落,避免漏料长时间粘在保护罩4外壁上。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森自控(芜湖)汽车饰件有限公司,未经江森自控(芜湖)汽车饰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009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