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行李箱内板的防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94281.2 | 申请日: | 201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19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雷雨成;邹来平;陈冬冬;袁俊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0/00 | 分类号: | B60J10/00;B62D2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9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李箱 防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汽车的行李箱内板的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现行的很多轿车在后挡风玻璃与行李箱盖之间都有一定的缝隙,使得在洗车或下雨时,通过高压水枪射出的水或雨水很容易通过后挡风玻璃反溅到密封胶条上而进入至行李箱内部,使得行李箱内出现漏水的现象。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行李箱内板的防水结构,有效地避免了水渗入到行李箱内部,防止行李箱漏水,保持了行李箱内部干燥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行李箱内板的防水结构,包括可防水的内板本体,该内板本体的端部位于汽车后挡风玻璃与行李箱密封胶条之间,所述处于汽车后挡风玻璃与行李箱密封胶条之间的内板本体上设有凸台,在行李箱盖关闭时,该凸台的下底面处于后挡风玻璃及所述内板本体与密封胶条之间的密封面下方。
通过在汽车后挡风玻璃与行李箱密封胶条之间的内板本体上设凸台,且在行李箱盖关闭时,该凸台的下底面处于后挡风玻璃及所述内板本体与密封胶条之间的密封面下方,使得后挡风玻璃反溅向密封胶条上的水被该凸台挡住,这样,后挡风玻璃反溅向密封胶条的水就不会到密封胶条上,进而就不能进入到行李箱内,使得整个行李箱内不会发生漏水现象,一直保持干燥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请参见图1,所述行李箱内板的防水结构,包括可防水的内板本体40,该内板本体40的端部401位于汽车后挡风玻璃10与行李箱密封胶条30之间,所述处于汽车后挡风玻璃10与行李箱密封胶条30之间的内板本体40上设有凸台100,在行李箱盖20关闭时,该凸台100的下底面处于后挡风玻璃10及所述内板本体40与密封胶条30之间的密封面下方。
传统的,所述后挡风玻璃10安装在后挡风玻璃下部件50的倾斜安装面上,并在该后挡风玻璃10下端部的后挡风玻璃下部件50上设有流水槽60,后挡风玻璃下部件50端部上折或端部设竖向安装板,并在其上固设密封胶条30。
改进后的行李箱的内板本体40固定在行李箱盖20下,所述凸台100为一个长条状凸起,该长条状凸台100的设置方向与所述后挡风玻璃10长度方向一致,优选地,长条状凸台100的设置方向与所述后挡风玻璃10长度方向相平行,这样,从后挡风玻璃10上反溅向密封胶条30方向的水就完全被所述凸台100挡住。对于凸台100的长度同所述内板本体40与密封胶条30之间的密封段相对应,使得从后挡风玻璃10上反溅向密封胶条30的水能完全被凸台100挡住。为了整个内板本体40的整体美观及工学美观,所述凸台100的截面形状优选为圆弧形,其半径为R4,这里对于凸台100的截面形状也可为其它形状或者为多个凸台100,只要在行李箱盖20关闭时,所述凸台100下端面处于所述后挡风玻璃10及所述内板本体40与密封胶条30之间的密封面下方即可。
所述内板本体40的面层为防水面层,反溅到所述凸台100上的水因其面层为防水面层,不易渗透,形成的水滴沿凸台100滴入流水槽60中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与图式,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依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精神所作的类似变化的实施例或近似结构,皆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942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