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凸轮轴的减压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92369.0 | 申请日: | 2011-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60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周望平;周康康;程浩川;马锋亭;金忠;曹毅;张敏聪;汤荣;徐刚强;胡火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博星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3/08 | 分类号: | F01L13/08 |
代理公司: | 金华科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3 | 代理人: | 胡杰平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凸轮轴 减压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凸轮轴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凸轮轴的减压机构。
背景技术
发动机活塞能够停止下来,是因为活塞两端受力达到一个平衡。当发动机熄火后,由于惯性,曲柄连杆活塞机构还要继续进行往复上下运动。缸头气门正常开关,显然当处于压缩冲程时,由于进、气门是关闭的,缸压力不能自行释放降低。活塞停下的位置此时气缸内气压相对较高,下一个循环当发动机需要启动瞬间,需要吸入新的气体进行压缩,在压缩终点附近,会产生很大的压缩阻力,如果不对缸内气压进行减压而直接启动,将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脚启动,尤其对大排量发动机更是如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发动机启动时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出了一种在发动机熄火前减压排气,便于下次启动的凸轮轴的减压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凸轮轴的减压机构,包括凸轮轴,凸轮轴上设有进气凸轮、排气凸轮和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压机构还包括设置在齿轮面向排气凸轮这一侧的甩块摆动体和复位机构,甩块摆动体可转动地连接在齿轮上并设有一推动部,凸轮轴上设有一贯穿的斜孔,斜孔内穿设有一减压销,减压销的上端可从斜孔的上端伸出并抵推在排气门挺柱上,而减压销的下端则可从斜孔的下端伸出并抵在甩块摆动体的推动部上。
在上述的一种凸轮轴的减压机构中,所述的复位机构包括扭簧,上述的甩块摆动体通过甩块铆钉与齿轮活动铆接,扭簧套设在甩块铆钉上且两端分别与甩块摆动体和齿轮固定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凸轮轴的减压机构中,所述的减压销的下端端部固定设有一球头。球头既起到复位时的限位作用,同时使减压销的重心偏移,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减压销向球头端甩出,这样就能跟着甩块摆动体的打开而向外运动,致使另一端低于凸轮基圆。
在上述的一种凸轮轴的减压机构中,所述的甩块摆动体呈“C”形,其一端与齿轮转动连接,推动部设置在甩块摆动体的另一端。
在上述的一种凸轮轴的减压机构中,所述的甩块摆动体与甩块铆钉活动铆接的一端的端部设有甩块钩头。甩块钩头起限位作用。
在上述的一种凸轮轴的减压机构中,所述的凸轮轴、进气凸轮和排气凸轮均为一体式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凸轮轴的减压机构可在发动机熄火停转时把排气门打开一点,减小空气压缩比,可以在下次启动时使压力较轻,便于起动。并且,发动机启动后,减压机构自动卸去减压功能,以便内燃机正常工作,简单方便。此外,它还具结构简单,紧凑,减少了零部件数量,装配更加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凸轮轴;11、斜孔;2、进气凸轮;3、排气凸轮;4、齿轮;5、甩块摆动体;51、推动部;52、甩块钩头;6、扭簧;7、减压销;71、球头;8、甩块铆钉;9、排气门挺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凸轮轴的减压机构包括凸轮轴1,凸轮轴1上至上而下依次设有进气凸轮2、排气凸轮3和齿轮4,齿轮4面向排气凸轮3的这一侧还设有甩块摆动体5和扭簧6,甩块摆动体5通过甩块铆钉8与齿轮4活动铆接并设有一推动部51,扭簧6套设在甩块铆钉8上且两端分别与甩块摆动体5和齿轮4固定连接。凸轮轴1上设有一贯穿的斜孔11,该斜孔11的上端延伸至所述排气凸轮3的基圆处,斜孔11的下端靠近齿轮4,斜孔11内穿设有一减压销7,减压销7的上端可从斜孔11的上端伸出并抵推在排气门挺柱9上,而减压销7的下端则可从斜孔11的下端伸出并抵在甩块摆动体5的推动部51上。
减压销7的下端端部固定设有一球头71,减压销7的上端端部呈半圆球形,减压销7的两端呈球形或半圆球形,撞击力小,使得甩块摆动体5及排气门挺柱9不易碰伤。
如图2所示,甩块摆动体5呈“C”形,其一端通过一个甩块铆钉8与齿轮4活动铆接并设有甩块钩头52,另一端固定设有推动部51,
发动机启动前,甩块摆动体5在扭簧6的作用下处于靠近凸轮轴1的初始状态,在甩块摆动体5上的推动部51的抵推下,减压销7的上端伸出斜孔11并抵推在气门装置的排气门挺柱9上,使排气门挺柱9被推出排气凸轮3的基圆(如图1所示),从而打开气门装置达到减压效果,使发动机顺利启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博星工贸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博星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923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