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薄煤层炮采固体废物充填液压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89503.1 | 申请日: | 2011-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67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袁伟昊;袁树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伟昊 |
主分类号: | E21D23/06 | 分类号: | E21D23/06;E21D23/03;E21D23/16;E21F15/06;E21F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06 山西省太原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层 固体废物 充填 液压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薄煤层炮采固体废物充填液压支架,属于煤矿固体废物充填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煤层固体废物充填开采中所用的液压支架。
背景技术
煤炭是我国能源的支柱,传统的开采过程中,人们通常只注重煤炭开采的经济价值,较少结合开采过程考虑开采对人类环境的严重负面影响,煤炭开采过程中产出的以矸石为主的固体废物。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因矸石自燃又严重污染环境,同时采煤在井下形成的采空区,又会造成地表面塌陷,使地面建筑及公路损坏,因此传统的煤炭开采方式面临着挑战。
为减少煤炭开采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我国煤炭科研工作者提出并实施了充填开采方法,固体废物充填开采方法是充填开采的一种方法。它是把固体废物充填到煤炭的采空区.使固体废物不再需要升井。煤炭采空区被充填的固体废物等充满后.就不会造成地表面的塌陷,从而解决了以矸石为主的固体废物升井形成矸石山占地及污染环境。地表面塌陷造成的地面建筑物及公路的损坏。
固体废物充填支架是充填开采的关键设备之一,我国中厚煤层(2m以上)固体充填液压支架经过近几年的研究,已经形成了四柱和六柱两种架型。薄煤层由于开采存在:煤层厚度变化大;操作空间小,工作环境差,效益低等原因。薄煤层炮采固体废物充填支架目前尚属空白。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支护顶板效果好的薄煤层炮采固体废物充填液压支架,填补目前薄煤层炮采工作面没有固体废物充填液压支架的空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薄煤层炮采固体废物充填液压支架,包括:顶梁、支柱和底座,其结构是:顶梁包括前顶梁和后顶梁,前顶梁与后顶梁铰接成一体,前顶梁前端套装有前探梁,前顶梁前端下部铰接有与工作面平行的挡煤板,底座后部安装有夯实机构,夯实机构的下方安装有伸缩装置,伸缩装置前端连接有充填物料刮板输送机。
前探梁通过导向滑块机构安装在前顶梁的前端,前探梁呈上翘结构。
挡煤板包括上挡煤板和下挡煤板,上挡煤板铰接在前顶梁的下部,前顶梁后端下部 固定有液压油缸固定座,液压油缸后端铰接在液压油缸固定座上,液压油缸前端与上挡煤铰接在一起,下挡煤板的下端固定在底座前方的工作面刮板输送机靠近底座的槽帮上。
上挡煤板和下挡煤板上设置有等距等直径的泄气孔。
夯实机构为两级伸缩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顶梁两侧不设活动侧护板,简化了结构、减轻了重量。
2、前探梁通过导向滑块机构安装在顶梁的前端,前探梁呈上翘结构,未伸出时略低于顶梁上平面,伸出过程中逐渐上抬以便具有良好的接顶性能。
3、挡煤板包括为上挡煤板和下挡煤板,上挡煤板铰接在前顶梁的下部,前顶梁后端下部固定有液压油缸固定座,液压油缸后端铰接在液压油缸固定座上,液压油缸前端与上挡煤铰接在一起,下挡煤板的下端固定在底座前方的工作面刮板输送机靠近底座的槽帮上,上挡煤板可以在不放炮时,通过液压油缸向上翻起至水平位置,以便形成人行通道,放炮时,上挡煤板通过液压油缸恢复到和前顶梁垂直位置,并和下挡煤板重合,形成封闭墙,使爆破抛出的煤落在工作面刮板运输机上并被运出。
4、上挡煤板和下挡煤板上设置有等距等直径的泄气孔,以释放爆破产生的气体。
5、底座后部安装有夯实机构,夯实机构的设计能满足充填物料刮板输送机拉回状态时,后部空间能被推满,夯实机构前端能够达到工作面采高,并保证与充填物料刮板输送机无干涉。
6、夯实机构采用两级伸缩结构,以增加其伸缩比,减小支架整体尺寸,两级伸缩结构为现有技术,可直接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挡煤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下挡煤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前顶梁、2为支柱、3为后顶梁、4为底座、5为前探梁、6为挡煤板、7为夯实机构、8为伸缩装置、9为上挡煤板、10为下挡煤板、11为泄气孔、12为工作面刮板输送机、13为充填物料刮板输送机、14为液压油缸固定座、15为液压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伟昊,未经袁伟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895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跳跳球玩具公仔
- 下一篇:在线条码自动扫描检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