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源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86912.6 | 申请日: | 201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8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邱怡仁;黄俊諴;洪僡嬅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市前***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源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光源模块,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利用固定件固定导光板的光源模块。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是一常见的点光源,其具有高亮度、省电及质轻等优点,导致LED广泛应用于各种生活用品的发光源中。然而,当LED欲应用于大面积的发光源或液晶显示器时,常须设置大量的LED来使其光度均匀,导致成本增加。
目前常见的作法是将导光板与LED两者相结合,利用导光板将点光源LED所发出的光,引导成面光源。如此可解决上述的缺陷,使得LED的应用范围更广。此外亦可减小发光源的体积,使得发光源可应用于更轻薄的产品。
导光板是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作,其热变形温度是70℃至90℃。当其过于靠近光源模块中的点光源时,容易因点光源所发出的热,产生熔融。因此导光板与点光源间须间隔一距离(Air Gap),使得导光板与点光源间具有空气,通过空气的阻隔,减少传递至导光板的热能。当此距离过小时,导光板易受热而熔融,而当距离过大时,导光板的效率不佳。
已知技术中,对于导光板于光源模块中的固定方式,常通过设计导光板和框架的结构,利用两者的结构相嵌合,来达到固定的目的。或者,透过设计导光板的结构,使其具有沟槽、孔洞等特殊结构,再使用额外附加的定位柱、螺钉等固定件来固定导光板。
然而光源模块的需求渐趋轻薄,对于框架的边框亦要求窄小,使得上述的固定件有外露的缺点。此外,导光板或框架的结构设计,亦增加制造成本或降低导光板对于各种光源模块的通用性。当额外附加的固定件使用于大尺寸的光源模块时,其固定件提供的支撑力不足,易使得导光板容易产生晃动,碰撞点光源。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是在提供一种光源模块,其是利用固定件来固定导光板与点光源间的距离。避免导光板因点光源发出的热而熔融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是在提供一种光源模块,其是利用固定件支撑导光板,避免光源模块晃动时,导光板产生位移,导致导光板碰撞点光源。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面是在提供一种光源模块,其是通过固定件支撑固定导光板,使得导光板无须作任何固定的结构设计,以简化光源模块的制程,并增加导光板对于各种光源模块的通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面,提出一种光源模块。在一实施例中,此光源模块包含框架、导光板、第一发光条与多个第一固定件。框架中还包含底板、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分别立设于底板的相对二侧。其中第一侧板具有多个第一孔洞。上述的导光板是设置于此框架中。
上述的第一发光条设置于第一侧板上,第一发光条的发光面是朝向导光板的第一入光面。其中第一发光条包含多个第一点光源,每一个第一点光源具有第一厚度,且这些第一点光源与导光板间具有一第一距离。
上述的第一固定件设置于导光板与第一发光条间。每一个第一固定件包含第一接合部与第一固定部。此第一接合部穿透第一发光条且对应嵌合于第一孔洞的一者中。第一固定部接合于第一接合部,且设置于第一发光条与导光板间。此第一固定部具有一第二厚度,且第二厚度是大于第一厚度。
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第二厚度等于第一厚度加第一距离。
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导光板是一均匀平板结构。
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该些第一点光源是多个发光二极管。
依据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每一个第一接合部的一外侧具有第一螺纹结构,且每一个第一孔洞具有第二螺纹结构,其中第一螺纹结构与第二螺纹结构是互相螺合。
依据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此光源模块还包含多个弹性体,这些弹性体设置于第二侧板与导光板间,其中这些弹性体施加一弹力于导光板。
依据本实用新型又再一实施例,第二侧板具有多个第二孔洞,且此光源模块还包含第二发光条与多个第二固定件。
上述的第二发光条是设置于第二侧板上,且第二发光条的一发光面是朝向导光板的第二入光面。其中第二发光条包含多个第二点光源,每一个第二点光源具有第三厚度,且第二点光源与导光板间具有第二距离。
上述的多个第二固定件是设置于导光板与第二发光条之间。每一个第二固定件包含第二接合部与第二固定部。第二接合部穿透第二发光条,且对应嵌合于第二孔洞的一者中。第二固定部接合于第二接合部,且设置于第二发光条与导光板间。其中第二固定部具有第四厚度,且此第四厚度大于第三厚度。
依据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第四厚度等于第三厚度加第二距离。
依据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该些第二点光源是多个发光二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869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