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氧舱压差自动锁定舱门安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85038.4 | 申请日: | 2011-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86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 发明(设计)人: | 黄国祥;张建国;付文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新颖氧舱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G10/02 | 分类号: | A61G10/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111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氧舱压差 自动 锁定 舱门 安全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紧锁机构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氧舱内外平衡压差的舱门锁定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压 氧技术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当中。例如医用空气加压氧舱即高压氧舱医学,在我国发展至今已有40余年历史,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表明,高压氧治疗是某些疾病首选和不可替代的治疗方法之一,如急性CO中毒、气栓症、减压病等,对某些疾病,如突发性耳聋、厌氧菌感染、窒息、视网膜栓塞等也有显著疗效。
应用在各个领域中的空气加压氧舱,其使用的舱门主要采用的是内开门式结构。由于加压氧舱舱门结构比较特殊,舱门内外环境压力不同,所以在舱门结构上都设有一种安全附件,即平衡舱压连通阀,用来平衡氧舱内外气压,确保安全打开舱门。例如在医用高压氧舱中,设有中间隔舱的过渡舱门,在过渡操作过程中禁止受到反响压力。现有舱门上的把手锁定机构,在治疗全过程中,舱门上的把手锁定机构均可以随时开启。从安全过度操作角度看,目前在过渡操作过程中存在有意漏掉舱门上的平衡舱压连通阀步骤,不进行两舱内环境压力平衡,直接开启舱门把手的现象。
目前存在两种违规操作行为:第一种,在过渡操作舱前,先将治疗舱门上的把手开启,当目测到两舱内压力相等时,舱门自然开启。另一种,目测到两舱内压力相对相等时,将治疗舱门上的把手开启。前者相对比较安全,后者则由于压差过大,很容易对人身安全造成人为伤害。上述这两种操作方法都属违规操作行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彻底消除过渡操作时故意漏掉舱门上的平衡舱压连通阀步骤,不进行两舱内环境压力的平衡,直接开启舱门把手违规操作行为的高压氧舱压差自动锁定舱门安全装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压氧舱压差自动锁定舱门安全装置,包括:
壳体;
设置在壳体内部的阀杆;
设置在阀杆内部的压差自动锁定单向阀;
所述壳体内部分为两个腔室,分别为压差自动锁定腔室和释放平衡腔室;所述阀杆上设置有阀杆返回弹簧,所述阀杆返回弹簧通过阀杆定位卡簧固定在压差自动锁定腔室中,使阀杆穿过压差自动锁定腔室和释放平衡腔室,并定位在壳体上;所述压差自动锁定单向阀通过单向阀定位卡簧固定在阀杆上;所述压差自动锁定单向阀上设置有单向阀返回弹簧,用于控制压差自动锁定单向阀的开启和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压差自动锁定单向阀上设置有刃口式阀座;阀杆内设置有导管式公用回路;所述导管式公用回路通过导管连接部件连通压差自动锁定单向阀,另一端连通释放平衡腔室。
进一步的,所述释放平衡腔室通过连接部件连接导管式公用回路,从而与治疗舱门内部环境相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导管式公用回路外侧设置有导管保护罩,防止导管式公用回路人为阻塞。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阀杆安装入口封盖,用于阀杆的安装和维护;所述阀杆安装入口封盖上设置有压差锁定腔室进气口。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密封垫,用于使壳体内的形成气密环境。
作为优选,所述高压氧舱压差自动锁定舱门安全装置利用微压差传感器自动平衡压差自动锁定腔室和释放平衡腔室内环境压力,进而平衡过渡舱与治疗舱环境压差。
作为优选,所述单向阀返回弹簧(13)的动作压差范围在0.01MPa~0.02MPa之间。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实现压差自动锁定治疗舱门把手传动机构,自动平衡两舱内环境压力,自动脱离治疗舱门把手传动机构,有效地解决目前过渡操作时存在的习惯性违章行为,根除因人为的不安全操作引起的风险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壳体、2.压差锁定腔室进气口、3.阀杆安装入口封盖、4.密封垫、5.舱门把手传动机构、6.阀杆、7.压差自动锁定单向阀、8.阀杆返回弹簧、9.单向阀固定卡簧、11.压差自动锁定腔室、12.单向阀刃口式阀座、13.单向阀返回弹簧、14.阀杆定位卡簧、15.阀杆内公用导管式回路、16.释放平衡腔室、17.导管连接部件、18.连接部件、19.导管式公用回路、20.治疗舱门、21.导管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新颖氧舱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新颖氧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850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