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浆式微型钢管桩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80000.8 | 申请日: | 2011-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4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管延华;庄培芝;宋修广;张宏博;郭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7/00 | 分类号: | E02D37/00;E02D5/3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王吉勇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式微 型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构工程技术,尤其是一种注浆式微型钢管桩。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程中提高竖向承载力的技术手段愈发多样、合理。常用的技术手段有:强夯法、复合地基法、竖向承载桩法、注浆法等,不同的技术手段适应于不同的工程阶段和地质条件。对于已建成道路出现的路基沉陷、边坡失稳、桥头跳车等病害,常用的技术手段存在加固周期长、施工难度大、重复性浪费多、加固手段单一等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注浆式微型钢管桩,其加固效果明显,能够从多方面提高被加固体的竖向承载力及边坡稳定性,可有效减少不均匀性沉降的发生,同时兼具施工干扰小、无污染、施工工艺简单和造价低等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注浆式微型钢管桩,包括钢管,所述钢管侧壁上沿轴向设有若干组有间隔的出浆孔组,每一组出浆孔组的外部均套有橡胶封闭圈。
所述每一个出浆孔组由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的均匀分布的若干出浆孔组成。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通过微型钢管桩的竖向承载作用、注浆体的挤密填充作用、水泥浆劈裂硬化夹层的复合骨架作用对路基进行加固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加固机理:通过压力注浆,注浆体水平劈裂后能够极大的提高桩体的侧向摩阻力。通过对桩体底部的压力注浆,不仅可增加土体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而且在压力注浆条件下,能够形成一定的端部扩大基础,可极大的提高桩体的端部承载力。
袖阀管注浆其过程非常复杂,实质是利用流体传压的特性,通过渗流场与应力场流固耦合的结果。注浆的浆液在土中的流动过程分成三个阶段,鼓泡压密阶段、劈裂流动阶段和被动土压力阶段。刚开始注浆,浆液所具备的能量不大,不能劈裂地层,浆液聚集在注浆孔附近,形成球形泡挤压土体;当压力达到土体起劈压力时,浆液在地层中产生劈裂流动。劈裂注浆加固土体是先压密后劈裂,边劈裂,边渗透的动态注浆过程。
注浆的作用:
①浆液通过钢管上预设的出浆孔,使钢管内外侧注满浆体,形成微型钢管桩,凝固体微型钢管柱对加固路基或建筑物地基岩土体起到螺栓连接及骨架作用,达到提高地基整体性及稳定性的目的;
②通过对土体软弱面的劈裂作用,形成水泥浆硬化夹层,不仅能够提高加固路基的整体力学强度,还能作为水平方向的帷幕,阻隔毛细水的上升;
③对加固路基起到挤密、填充的作用;
④通过压力注浆可极大的提高微型钢管桩的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
此外,由于注浆后地基中小主应力增加,而大主应力基本上不变,因此降低了最大剪应力,而平均法向应力和抗剪强度却都得以增加。
本实用新型加固效果明显,能够从多方面提高被加固体的竖向承载力及边坡稳定性,可有效减少不均匀性沉降的发生,同时兼具施工干扰小、无污染、施工工艺简单和造价低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加固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加固效果示意图;
其中1.注浆管,2.钢管,3.封孔,4.橡胶封闭圈,5.出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注浆式微型钢管桩,包括钢管2,所述钢管2侧壁上沿轴向设有多组有间隔的出浆孔组,每一组出浆孔组的外部均套有橡胶封闭圈4。所述每一个出浆孔组由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的均匀分布的四个出浆孔5组成。
注浆式微型钢管桩注浆加固方法如下:
(1)微型钢管桩技术
1)技术要点:
①钻孔
钻孔至设计要求深度,开孔孔径75-127mm,根据设计采用的钢管2直径确定,要求钻孔垂直,孔位偏差控制在±2cm以内,孔径偏差控制在±1cm以内,孔内沉渣厚度不大于20cm,钻孔深度不小于设计孔深,不得大于设计钻孔深度0.2m,孔斜率<1%,钻孔后立即下钢管,以免出现塌孔;对于易塌孔地段可选用跟管钻机。
②钢管加工
根据加固需要确定钢管2长度,长度不够时采用焊接进行连接,钢管2要求对接平整;结合袖管注浆技术对钢管2进行加工,根据设计注浆管提升高度,确定钢管出浆孔间距,每孔位打四个孔,孔径5-8mm,然后钢管外套橡胶封闭圈4封住出浆孔5。
③桩体材料灌注,结合袖阀管注浆技术。
2)加固机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800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