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床上的定位车刀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78905.1 | 申请日: | 201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61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潘汇;伍辉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汇;伍辉德 |
主分类号: | B23B27/00 | 分类号: | B23B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41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床 定位 车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床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车床上的定位车刀的技术。
背景技术
车床上的排齿定位技术,年代久远,70年代前就有,在兵工厂二次世界大战前制造的设备就有应用到排齿定位这种定位方式。排齿定位精确,但一直以来排齿的结构只能定位一个方向。现在机器制造界仍然在使用排齿定位,就是三爪夹头,尤其是应用于可更换生爪的爪夹头,它的排齿垂直于径向,而另一方向以段差来保证位置的准确。然而在现代化的车床切削工具中,已有的这种排齿定位技术,其排齿只能解决一半定位的问题,如图1,因为传统刀片10的排齿的齿牙均是水平方向一致设置,所以就只能定位跟齿牙垂直那一方向的位置,跟齿牙平行那一方向的位置却得不到解决,而平行齿牙这一方向往往都是通过螺丝锁定来固定位置,而这种方式的误差一般均在±0.7mm,对于精密设备来说,这是一个相当严重的误差,是不允许的,因为用排齿定位的那一方向的误差可保持在±0.002mm。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床上的精密定位车刀,能实现不同方向进行同时定位,满足精密车床的需求。
下面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车床上的精密定位车刀,包括刀片和刀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上设有至少两向刀口,每向刀口由单齿或排齿构成,刀片上还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螺孔,刀片与刀柄之间螺丝固定连接。
所述刀片上设有两向刀口,两向刀口的方向互成角度,所述两向刀口中一个是横向刀口,另一个是纵向刀口,纵向刀口与横向刀口相互垂直;
或者所述刀片上设有至少三向刀口,各向刀口呈辐射状排列;
或者所述刀片上设有两向刀口,一向刀口呈直线形,另一向刀口呈圆弧形或曲线形;
或者所述刀片上设有三向刀口,一向刀口为直线形刀口,另两向刀口呈圆弧形或曲线形且分置于直线形刀口的两侧;
或者所述刀片上设有三向刀口,一向刀口为圆形刀口,另两向刀口呈圆弧形或曲线形或直线形且分置于圆形刀口的外侧;
所述各向刀口交叉设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是在基于之前向刀口的结构基础上,增加了其它方向的刀口,即刀片上设有至少两向刀口,每向刀口由单齿或排齿构成,刀片上还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螺孔,刀片与刀柄之间螺丝固定连接,这样就能实现不同方向进行同时定位,完成精密车床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单排齿定位车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床上的定位车刀实施例主视图;
图3为图2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车床上的定位车刀之刀片两向刀口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图4在A-A处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车床上的定位车刀之刀片两向刀口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车床上的定位车刀之刀片两向刀口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三);
图8为本实用新型车床上的定位车刀之刀片两向刀口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四);
图9为本实用新型车床上的定位车刀之刀片三向刀口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一);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车床上的定位车刀之刀片三向刀口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二);
图11为本实用新型车床上的定位车刀之刀片四向刀口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一);
图12为本实用新型车床上的定位车刀之刀片三向刀口以上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一);
图13为本实用新型车床上的定位车刀之刀片单齿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车床上的定位车刀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2-3,本实用新型车床上的精密定位车刀,包括刀片1和刀柄2,在刀片1上设有至少两向刀口,每向刀口由单齿或排齿构成,刀片上还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螺孔,刀片与刀柄之间螺丝固定连接。其中排齿即是各齿牙均是一个方向一致设置,各齿牙并行排列。刀片1的形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各向刀口可以是平面型刀口,也可以是构成立体空间方向的各向刀口,以利于不同车床的需要。螺孔可穿过其中一向刀口,也可以每向刀口均穿过一个螺孔。刀片上的各向刀口可以交叉设置,如图2中所示,也可以不交叉设置,如图4-13中。前述各向刀口表示各方向之刀口之意。
下面是刀片具体实施例,当然实际上还不止于下列所举,只要符合前述条件和意思的刀片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之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汇;伍辉德,未经潘汇;伍辉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789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定量浮动车削组合刀具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固液分离的盘式过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