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创手术结扎卡钳与卡环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77841.3 | 申请日: | 2011-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13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王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保华 |
主分类号: | A61B17/122 | 分类号: | A61B17/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术 结扎 卡钳 卡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微创手术结扎卡钳与卡环,它主要用于临床上做胸腔、腹腔微创手术时结扎血管和组织。
背景技术
胸腔和腹腔微创手术是现代胸、腹外科的重要发展方向。例如在胸腔镜手术中,医生要在胸壁切出一个长约两厘米的小深孔,在腔镜的配合下做完手术后,有效和可靠的打结是一项难度较大的任务,它要求操作者在打结时既要有一定的精准性,又需要相当牢靠,且速度要快,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手术时间的长短和质量,也关系着患者术后康复和质量。现有的胸腔镜下打结的方法是先在胸外打结,然后再用推进器推入至胸内,采用这用方法打结的缺点是当用推进器把打结线推入胸内时打结线容易滑脱,且精准性、可靠性都较差,成功率较低。还有一些打打结方法操作繁琐,较难掌握,打结速度慢,在使用范围上有局限性,这样无形中延长了手术时间,给患者造成了痛苦。最为关键的是上述打结方法的共同缺点是一旦打结完成后若发现打结有误,需要二次打结时,这时若想消除原有的打结就必须剪断打结线,从新换线打结,这样既延长了手术时间也增大了手术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打结省时省力,打结牢靠,成功率高,且在二次打结时无需换线的微创手术结扎卡钳与卡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创手术结扎卡钳与卡环,它包括卡钳、卡环,其中卡钳由上把手和下把手经销钉铰接而成,上把手和下把手均由不锈钢制成,在上把手和下把手的左端钳嘴内侧各设置有一个圆弧槽;卡环被夹持在圆弧槽内;卡环是由镍钛合金制成的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的椭圆形弹性环,卡环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其内孔为闭合状态,当椭圆形的卡环在其长轴方向上受到一定的挤压力时,卡环就会变形,其长轴变短,且闭合状态的内孔自然打开。使用时把卡环放置在卡钳左端钳嘴内侧的圆弧槽内,用钳嘴用力夹住卡环的长轴方向,可使卡环闭合的内孔受力后打开,把结扎线穿入卡环内孔中,用卡钳把结扎线送入手术切口深处,用结扎线套住被结扎部位后,适当调整结扎线的松紧,松开卡钳,使卡环内孔闭合并夹住结扎线,即完成一次打结。若发现打结的位置有误需要从新打结时,这时只需要用卡钳重新用力夹住卡环的长轴方向,这时卡环的内孔就会打开,待调整好结扎线的松紧和位置后,松开卡钳,卡环就会又一次夹紧结扎线,这样即完成又一次打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固定可靠,二次打结时无需换线,使打结方式变得更加简单,容易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卡环在闭合状态时的主视图。
图3是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左端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的A向视图。
图中,1. 上把手,2. 下把手,3. 销钉,4. 卡环。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一种微创手术结扎卡钳与卡环,它包括卡钳、卡环4,其中卡钳由上把手1和下把手2经销钉3铰接而成,上把手1和下把手2均由不锈钢制成,在上把手1和下把手2的左端钳嘴内侧各加工有一个圆弧槽;卡环被夹持在圆弧槽内;卡环4是由镍钛合金制成的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的椭圆形弹性环,卡环4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其内孔为闭合状态,当椭圆形的卡环4在其长轴方向上受到一定的挤压力时,卡环4就会变形,其长轴变短,且闭合状态的内孔自然打开。使用时把卡环4放置在卡钳左端钳嘴内侧的圆弧槽内,用钳嘴用力夹住卡环4的长轴方向,可使卡环4闭合的内孔受力后打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保华,未经王保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778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树木收割机
- 下一篇: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