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层监测的原油沉降分离罐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76689.7 | 申请日: | 201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76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伍小三;李泽伟;张军;唐嘉;习尚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7/12 | 分类号: | B01D1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李玉明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层 监测 原油 沉降 分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原油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原油开采到地面后进行沉降分离的分离罐,是一种分层监测的原油沉降分离罐。也可以用于各类储液罐内介质的监测。
背景技术
目前,在油田原油开采过程中,原油沉降分离罐是原油处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油井采出的油水混合物通过进液管线进入到原油沉降分离罐,首先通过中心管进入进液分配管,均匀分布到原油沉降分离罐内;由于油水密度不同,在原油沉降分离罐内油和水在重力作用下会自然分离,在原油沉降分离罐内形成油层和水层,油在上部,水在下部,中部形成油水过渡带。在原油沉降分离罐的上部安装有收油槽,上部的原油经收油槽和出油管线流出原油沉降分离罐;水通过原油沉降分离罐下部集水管经平衡水箱溢出到出水管线。原油沉降分离罐内能保持水位稳定。原油沉降分离罐具有调节油水层的功能。
若出现药剂、温度、处理量大小及来液量的物性等因素变化,可导致油水混合物不容易分离,造成原油沉降分离罐出油含水高,原油处理不合格,出水含油量大,污水处理指标难以实现,此时,原油沉降分离罐油水层紊乱,需要每隔1-2小时进行人工上罐测量油水层的分布情况,用来收集数据、指导生产,保障原油处理系统正常运行。操作人员频繁上罐,劳动强度大,高空作业存在安全隐患。
原油沉降分离罐下部排污管线上安装的观察视窗,只能观察沉降罐下部油水分布情况、不能对沉降罐内重要高度油水层进行监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层监测的原油沉降分离罐,改变罐内结构,增设一套不同高度监测管线,能通过观察视窗和取样点,随时观察沉降罐内部油水层厚度变化和分布情况,降低分离出来的原油含水量,保证原油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分层监测的原油沉降分离罐,包括罐体、收油槽、平衡水箱、进液分配管、集水管、接收立管、分层监测总管、排污管线、观察视窗、取样阀;在罐体内顶部有收油槽,收油槽的下部连接有排油管,排油管与罐体外壁的出油管线连通;在罐体的底部有集水管,集水管与罐体壁上的平衡水箱连通,平衡水箱的下部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与罐体外壁的出水管线连通;在罐体内有进液分配管,进液分配管连通进液管,进液管与罐体外壁的进液管线连通;在罐体的下部外壁上有排污管线,排污管线上通过三通并联有观察管线,观察管线的两端有阀门,在观察管线上连接有观察视窗;其特征在于:在罐体内固定有3~10根不同高度的接收立管,接收立管的下端分别连接有引出管线,引出管线上连接有截止阀、球阀,并且3~10根引出管线连接到一根分层监测总管;分层监测总管的一端连接有取样阀门,分层监测总管的另一端连接在观察管线上,并且分层监测总管连接在观察视窗上游的观察管线上。
相邻两根接收立管的顶端与罐体底部的距离差在1~3m之间,最低的接收立管的顶端高度为3m。
简述分层监测的原油沉降分离罐工作原理。增设一套多根接收立管组成的分层监测装置,将映出管线连接到原油沉降分离罐操作间与观察视窗相连,在操作间通过切换不同高度的接收立管(监测管线)的控制阀门,即可实现观测原油沉降分离罐内各层段油水层厚度变化和分布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分层监测的原油沉降分离罐,能分别检测到罐体内不同高度层位油水分布情况。当原油沉降分离罐出现油水紊乱时,操作人员不用上罐就能观察到罐内油水分层情况;量油取样的操作人数由原来的2人减少至1人;取样时间由15-30分钟降低到2分钟以内。原油沉降分离罐操作间内便捷的监测、取样方式,消除了操作员工频繁上罐测量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降低了操作员工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分层监测的原油沉降分离罐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中,1-罐体,2-收油槽,3-平衡水箱,4-进液分配管,5-集水管,6-接收立管,7-活接头,8-截止阀,9-球阀,10-分层监测总管,11-排污管线,12-观察视窗,13-观察管线,14-取样阀。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以一个分层监测的原油沉降分离罐为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分层监测的原油沉降分离罐,包括罐体1、收油槽2、平衡水箱3、进液分配管4、集水管5、接收立管6、分层监测总管10、排污管线11、观察视窗12、取样阀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766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封装构造
- 下一篇:无外引脚半导体封装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