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干膜回收的新型自动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76140.8 | 申请日: | 201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6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明雄;黄春成;陈东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兴(广州)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黄为 |
地址: | 51053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回收 新型 自动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干膜回收的新型自动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干膜光阻行业的涂布和分条过程中会产生很多边料、废料和不合格的干膜光阻,对于废弃的干膜光阻(包括因存在各种缺陷被打掉的部分以及被裁掉的边角部分等),均直接采取废弃物处理的方式,即请具有资质的废弃物处理厂商进行回收、分类、焚烧等处理。
干膜光阻成品及半成品是三层结构,中间层为光阻层,上层和下层分别为PE膜和PET膜,目前,废弃物处理厂商处理此类废弃物时,需先将干膜中间层与上下层分离,干膜光阻中间层与上下层的分离基本采用手工分离的方式,然后单独焚烧中间光阻层,同时回收上下层的PE膜及PET膜。但是:
1.目前市场上暂时没有干膜回收与再利用的自动化装置。
2.废弃的干膜光阻直接当废弃物处理存在多方面的问题:首先,干膜光阻三层结构的分离采用手工分离,手工分离的方式效率极其低下,且剥离难度高;其次,因为中间光阻层含有少量可挥发性有机溶剂,对于手工操作人员安全与健康也不利。
3.中间光阻层通过焚烧方式处理,浪费资源,消耗能量,且排放出大量CO2,对环境造成负担,违背节能减排的理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干膜回收的新型自动化装置,回收利用废弃资源的同时降低企业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干膜回收的新型自动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剥膜机、光阻存储装置、光阻冷冻装置、颗粒粉碎机、搅拌溶解装置和混合调色装置,所述剥膜机、光阻存储装置、光阻冷冻装置和颗粒粉碎机通过传送带首尾连接,所述颗粒粉碎机、搅拌溶解装置和混合调色装置通过排放管道连接;
所述颗粒粉碎机包括加料漏斗、粉碎刀片、滤网和接收槽,所述粉碎刀片设于所述加料漏斗和所述滤网中间,所述滤网设于所述接收槽上方;
所述搅拌解溶装置与所述混合调色装置均包括冷热容器和搅拌杆,所述搅拌杆设于所述冷热容器内。
优选地进一步技术改进,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接收槽由方形框体内矩阵排列的方槽组成。
优选地进一步技术改进,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方槽之间相互粘贴。
优选地进一步技术改进,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冷热容器为蛇形管冷热容器。
优选地进一步技术改进,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搅拌溶解装置和混合调色装置之间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混合调色装置输出端设有排放管道,所述排放管道上设有第二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利用了自动化和传送一体化的方式提高作业效率;使用剥膜机可避免人工剥离,降低了剥离难度,减少了剥离时间,提高作业效率的同时避免了人员长期接触有害物质所产生的危害;剥离后可通过传送带将物料存储和冷冻,冷冻可提高光阻的硬度,便于更好的进行粉碎,粉碎的颗粒直接进入搅拌溶解装置,从搅拌溶解装置的出口端通过管道进入混合调色装置,完成回收。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设备连接流程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接收槽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照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干膜回收的新型自动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剥膜机1、光阻存储装置2、光阻冷冻装置3、颗粒粉碎机4、搅拌溶解装置5和混合调色装置6,剥膜机1、光阻存储装置2、光阻冷冻装置3和颗粒粉碎机4通过传送带11首尾连接,颗粒粉碎机4、搅拌溶解装置5和混合调色装置6通过排放管道7连接,颗粒粉碎机4包括加料漏斗41、粉碎刀片42、滤网43和接收槽44,粉碎刀片42设于加料漏斗41和滤网43中间,滤网43设于接收槽44上方,搅拌解溶装置5与混合调色装置6均包括冷热容器51和搅拌杆52,搅拌杆52设于冷热容器51内。
为了更好的将颗粒分散,本实施例中,接收槽44由方形框体内矩阵排列的方槽441组成,方槽441之间相互紧贴,类似于成网格形式的接收槽44,能将粉碎机4中粉碎的颗粒分散,不会形成阻塞,方便输送到搅拌溶解装置5中。
冷热容器51为蛇形管冷热容器51,搅拌溶解装置5和混合调色装置6之间设有第一单向阀71,混合调色装置5输出端设有排放管道7,排放管道7上设有第二单向阀72,第一单向阀71和第二单向阀72可根据生产的进度和效果有效控制流量。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兴(广州)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长兴(广州)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761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轧机主机辊润滑的改进型集油槽
- 下一篇:食物垃圾处理器三级助推研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