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开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72414.6 | 申请日: | 201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1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郦炜;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汽车机电股份有限公司;马钧 |
主分类号: | E05F15/10 | 分类号: | E05F15/10;E05F1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王玮 |
地址: | 2012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开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门机构,具体说涉及一种电动车车辆的开门机构。
背景技术
实现车辆开关门的机构很多,只是基于的条件不同,所需要的机构就不尽相同。常见的结构有活页机构,铰链机构,滑槽机构等。这些机构在门开启后占用的空间较大,一些特定场合不能够实现开关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开门机构,能开门时占用较小的车外空间。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辆开门机构,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连杆,电机以及气撑杆,所述电机固定于车身上,电机输出轴与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铰接,第四连杆的另一端与车门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中间段还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同样与车门铰接,第二连杆的中间段还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车身铰接,所述气撑杆的一端固定在车身上,气撑杆的活动端与第三连杆的中间段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车门设于车辆的前面。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为主驱动,所述气撑杆为助力支撑。
进一步地,当电机驱动,车门先向前平移,随后车门向上翻转。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连杆与车门铰接处为第一铰接点,所述第二连杆与车门铰接处为第二铰接点,所述第二铰接点在第一铰接点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开门机构有两组,设于车门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联动多连杆机构实现车门的上下方向的开启及关闭,机构采用气撑杆以减少开门的驱动力。在不用电动选项时,气撑杆有助于手动操作。本实用新型的运动轨迹为连续的,同时也可以根据需要实现定点控制。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开门过程为车门先水平向前运动,后向上翻转,终止于车身上方,并将门的一半置与车顶之上,这样开门时占用较小的车外空间;
2)通过电机驱动多连杆实现车门的开启和关闭的功能,减少了人力,实现了自动开闭门;
3)通过气撑杆进行助力支撑,降低动力负荷,实现节电;
4)在节能模式下,气撑杆助力可进行手动开闭门;
5)车门铰链置于车身中部,可有效提升车门机构的可靠性和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车辆开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车辆开门机构的活动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车辆开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本图为俯视图。
图4为所述开门机构所用于的车辆的示意图,本图从相反方向同时示出了开门机构的示意图。
图5~图6为车辆的车门在开闭状态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4,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车辆开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连杆1、3、5、6,电机2以及气撑杆4,所述电机2固定于车身上,电机2输出轴与所述第三连杆5的一端铰接,第三连杆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杆6的一端铰接,第四连杆6的另一端与车门7铰接,所述第三连杆5的中间段还与所述第二连杆3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3的另一端同样与车门7铰接,第二连杆3的中间段还与所述第一连杆1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杆1的另一端与车身铰接,所述气撑杆4的一端固定在车身上,气撑杆4的活动端与第三连杆5的中间段铰接。所述气撑杆4采用空气弹簧。
由图可知,所述车门7设于整个车辆的前方位置。
所述第四连杆6与车门7铰接处为第一铰接点A,所述第二连杆3与车门7铰接处为第二铰接点B,所述第二铰接点B在第一铰接点A的上方。所述电机2为主驱动,所述气撑杆4为助力支撑。当电机2驱动,车门7先向前平移,随后车门7向上翻转。以图4为例,设车辆的行进方向为X向,竖直方向为Y向,则车门7绕Z轴翻转。所述开门机构有两组,设于车门7的左右两侧,见图3。
参见图2,图5~6,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车辆开门机构的活动状态示意图。车门7在初始关闭状态下,各机构处于折叠的状态。车门7通过电机2→第三连杆5→第四连杆6→车门7,以及电机2→第三连杆5→第二连杆3→车门7展开到位置一,此时各连杆机构全部展开,气撑杆4产生的推力此时也参与到机构当中。电机2继续施加力带动第三连杆5转动,将车门7带到位置二,车门7处于最终的开启位置状态,此时气撑杆4的运动行程也到最终位置。因此车门7的运动轨迹分两步,闭门为逆向运动。与通常扇形的开门机构相比,占用了较小的门前区。假如车辆断电(电机不自锁或自锁力很小),此时车门7也不会自身的重力掉下来,同时也可以实现手动关闭车门7的功能,也就是说,即使在没有电动装置的情况下,气撑杆4能与其余连杆组成独立的车门7开启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汽车机电股份有限公司;马钧,未经上海航天汽车机电股份有限公司;马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724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捡球器
- 下一篇:一种隐藏榫接的实木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