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方形磁体极性识别仪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70534.2 | 申请日: | 201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3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林;薛猛;陈贵荣;刘吉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正海磁性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3/12 | 分类号: | G01R3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李云鹏 |
地址: | 264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形 磁体 极性 识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极性识别仪,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磁体极性识别仪。
背景技术
当需对方形磁体进行准确充磁时,需要先准确识别出待充磁体的正确极性取向,尤其是方形磁体,如果方形磁体的两个或三个方向完全相同,极难识别出方形磁体的极性取向方向,这给后续的磁体准确充磁带来了困难,对于尺寸相同的方形磁体,以往的极性取向识别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将需进行极性取向识别的磁体用低磁场强度充磁线圈进行充磁,再用磁性看板进行极性取向识别。此方法在无极性取向识别的情况下进行充磁,易造成方形永磁体的正确极性取向方向发生偏移,影响产品性能质量,同时,因需要二次充磁,极大的影响了工作效率。
2、取一块已充磁的、与待识别磁体体积相同的方形磁体,将方形永磁体与其相吸,凭操作者的感觉来识别出待识别永磁体的正确极性取向。这种方法存在的问题是,极性取向识别准确率低,同时极易造成方形永磁体产生残磁,当产品需要非充磁发货时,需要对方形永磁体进行退磁处理,影响产品合格率及降低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方形磁体极性识别仪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需要磁化待测方形磁体就能快速判断待测方形磁体磁性方向的方形磁体磁性识别仪。
本实用新型方形磁体极性识别仪,包括底座,升降台,所述底座上表面设置有测量台,所述底座右端垂直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上设置有螺母,所述升降台与测量台平行,所述升降台右端设置有与螺杆相配合的圆孔,所述升降台上表面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两端设置有永磁铁,所述永磁铁呈异性相对排列,所述升降台通过圆孔与螺杆连接,所述底座、升降台及测量台为非导磁材料制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方形磁体极性识别仪采用了底座、测量台及升降台结构,将待测的方形磁体放在测量台上,通过设置在升降台上的旋转杆和旋转杆上的永磁铁,可以在磁力的作用下使旋转杆自动指示出待测磁体的极性,而无需磁化待测的方形磁体,结构简单、 无需磁化待测的方形磁体就可快速的识别待测方形磁体的极性方向。
本实用新型方形磁体极性识别仪,所述支撑柱顶端尖部插入所述旋转杆几何中心处的盲孔内,采用此结构是为了方便的更换旋转杆,且能使旋转杆自由的旋转。
本实用新型方形磁体极性识别仪,所述永磁铁为相同永磁铁,且底部设有插片,与所述旋转杆两端的插槽相配合,采用相同的永磁铁是为了使旋转杆能更好的平衡和转动,永磁铁和旋转杆采用插片和插槽结构是为了方便更换永磁体。
本实用新型方形磁体极性识别仪,所述螺杆底端设置有升降台紧固装置。
本实用新型方形磁体极性识别仪,所述紧固装置包括两垂直相交上柱和下柱,所述下柱通过开设在左端的两带螺栓夹板夹持在所述螺杆上,所述上柱下端设有升降螺栓,上端正对所述升降台设置有紧固螺栓。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方形磁体极性识别仪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方形磁体极性识别仪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方形磁体极性识别仪旋转杆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方形磁体极性识别仪包括底座1,底座1上表面固定镶有大理石或有机玻璃的测量台10,底座1右端焊接有螺杆11,螺杆11垂直于测量台10,螺杆11上旋装有螺母12,升降台2与测量台10平行,升降台2右端开设有与螺杆11相配合的圆孔26,升降台2上表面焊接有支撑柱20,支撑柱20顶端呈圆锥形,支撑柱20顶端插入旋转杆21几何中心处的盲孔23内,旋转杆21两端对称位置上设置有插槽25,永磁铁22底端设置有与插槽25相配合的插片,永磁体22与旋转杆21通过插槽25和插片相连接,两片永磁铁22完全相同,呈异性相对排列,测量台右端的圆孔26穿过螺杆11,放置在螺母12上,螺母12下端的螺杆11上设置有升降台2的紧固装置3,底座1、升降台2及测量台10为非导磁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正海磁性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烟台正海磁性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705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边形焊头和具有该多边形焊头的焊接机
- 下一篇:大管径内衬管材缩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