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随身物品无线防盗报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67276.2 | 申请日: | 201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3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熊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鹏军 |
主分类号: | G08B13/24 | 分类号: | G08B1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3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随身 物品 无线 防盗 报警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以空间感测的无线通讯防盗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以机械、GSM网络、GPS、手机结合等方式的防盗技术,由于精度低、感测不灵敏、能耗大、体积大等原因得不到普遍的实际运用。对于与手机结合的无线射频方式,由于不同手机厂商的软、硬件不同,实现复杂、通用性差;并且由于手机也是防盗、防丢的对象,一旦手机与其它贵重物品一起被盗或丢失,无法及时报警提醒。
发明内容
与以住以机械、GSM网络、GPS、手机结合等防盗技术不同,本实用新型采用最新蓝牙4.0低耗能标准的空间接近应用规范(Proximity Profile)以及相关的链接丢失服务(Link Loss Service)、即时报警服务(Immediate Alert Service)、发送能量服务(Tx Power Service)、设备信息服务(Device Information Service)和找寻自己应用规范(Find Me Profile)。当两个装置的空间距离超过预先设定的安全距离时立即触发报警。具有高精度、低耗能、小型化的优点。应用于钱包、证件、手机、电脑等随身贵重物品的防盗、防丢、防遗忘及宠物、小孩的防丢失等。
本实用新型由两个无线装置构成:一个是贴身端,另一个足物品端。贴身端是报警的主装置,以手腕、项链、皮带扣等方式贴身佩带在身上,不易被失窃、丢失并且也能在发生警报时及时感知。物品端同防盗、防丢的贵重物品一起放置;外形可做成卡片、纽扣、钥匙扣等多种形式;并且具有防水、防摔等功能。
两个无线装置设有出厂初始安全距离,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安全距离。当两个无线装置的空间距离超出安全距离时两端会同时立即发出声光报警。贴身端还会发出振动报警,以免在嘈杂的环境中错失报警。
电源不足提醒。当贴身端或者物品端的电量不足时,会通过贴身端即时通知更新电池,以免电量不足不能即时报警。
支持一对多功能。即一个贴身端能同时连接多个物品端,只要任何其中一个物品端超过安全距离就能立即报警。
当物品端不知道放在什么地方的时候,可以通过贴身端按键控制让物品端发出报警音来进行找寻。
支持内部识别码认证。当同款的多个产品在同一空间出现时,不会相互产生干扰和错误识别。
并且蓝牙采用快速确认和跳频技术,在2.4GH通用开放频段不会与其他工作在相同频段的无线信号产生干拢。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运用空间接近应用规范(Proximity Profile)以及相关的链接丢失服务(Link Loss Service)、即时报警服务(Immediate Alert Service)、发送能量服务(Tx Power Service)和找寻自己应用规范(Find Me Profile)的蓝牙4.0低耗能标准来开发无线报警装置。软件部分可以用C语言开发。利用蓝牙的标准协议可实现快速开发。基本功能是两端的内部识别码认证、安全距离的用户自定义、电量不足提醒、无线连接断开(信号屏蔽、电源切断等)报警、安全距离超出报警及物品找寻。
贴身端和物品端的硬件结构主要由支持蓝牙4.0低耗能标准的蓝牙模块、LED灯、蜂鸣器、纽扣电池及按键组成。在贴身端还有提供振动报警功能的手机振动器。
蓝牙模块是支持蓝牙4.0低耗能标准的无线收发模块,包括天线、射频收发器、调制、存储器及微控制器。
贴身端使用服务的角色:应用链接丢失(Link Loss)时,采用空间接近应用规范(Proximity Profile)的监视器角色(Monitor role);应用即时报警(Immediate Alert)时,采用空间接近应用规范(Proximity Profile)的监视器角色(Monitor role)和找寻自己应用规范(Find Me Profile)的定位器角色(Locator role);应用发送能量(Tx Power)时,采用空间接近应用规范(Proximity Profile)的监视器角色(Monitor rol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鹏军,未经熊鹏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672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卷烟或滤棒吸出纤维浓度测试评价方法
- 下一篇:造雪设备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