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油冷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63226.7 | 申请日: | 2011-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7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程卓;武爱国;郝元海;曹卫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滔(河北)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06 | 分类号: | F04B39/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 13113 | 代理人: | 张红卫;左燕生 |
地址: | 0542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油 冷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冷却装置,用于合成气压缩机运转过程中对运转部件及控制系统中机油的冷却,具体地说是一种机油冷却器。
背景技术
在合成气压缩机运转过程中,高速运转的转子与轴瓦间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保证合成气压缩机运转部件及控制系统顺利工作,需要使用机油将产生的热量带走,并通过机油冷却装置中的冷却水对机油进行冷却。
现有机油冷却装置包括两台上下并列设置的列管式换热器,平时可以切换使用,在夏季换热效果差时,可改为串联使用,但由于列管式换热器换热面积小,换热效率不高,致使换热后机油的温度仍然超过了设计温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机油冷却器,使换热面积增大,从而提高其对机油的冷却效果,进而保证机油温度控制在指标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机油冷却器,包括隔板、垫圈和连通管;垫圈中部为上下通透的中空部,侧面设有至少两个连通外侧面与中空部的连接孔;隔板与垫圈上下交替设置,相互间紧密贴合密封;连通管连接于两个相间隔垫圈上的连通孔之间。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隔板上相隔设有相互平行的用于引流的引导板,引导板位于连通孔之间。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增大了换热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保证了机油温度控制在指标内。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甲醇生产、空气分离等生产领域,用于机油冷却。
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与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隔板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垫圈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隔板,2—垫圈,3—连接管,4—中空部,5—连接孔,6—引导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图1与图4所示为一种机油冷却器,用于汽轮机油的冷却。
该机油冷却器由隔板1和垫圈2交替设置并贴紧密封而成。由于垫圈2中部为上下通透的中空部4,因此隔板1与垫圈2形成一排密封的仓体,这些并排的仓体可供机油或冷却水等流体流过。
如图2所示,隔板1上相隔地设置有平行的引导板6,引导板6的高度与垫圈2厚度相同,将隔板1与垫圈2装配后,引导板6可对垫圈2内的流体的流动起到引导作用。
如图3所示,垫圈2中间位中空部4,侧壁设有连接孔5,连接孔5供流体流入流出中空部4。
如图4所示,将隔板1与垫圈2交替层叠设置并实现密封后,用连接管3连通两个相隔的垫圈2的连通孔,此时,相邻的垫圈2的中空部4可以分别流入机油和冷却水,通过垫圈2之间的隔板1进行热交换。比如,在底层通入冷却水时,冷却水在最底层垫圈2的一个连通孔进入中空部4,然后在引导板6的引导下缓缓流向另一个连通孔流出,流出的冷却水通过连通管3进入第三层垫圈2的中空部4,并以此类推在奇数层的垫圈2之间流动,而带有热量的机油则在偶数层的垫圈2内部流动,通过多层的热交换后机油的温度降到了设计温度后被引出导回合成器压缩机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滔(河北)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建滔(河北)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632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切削大直径部件的长臂刀具
- 下一篇:一种车床斜床身内防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