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61503.0 | 申请日: | 201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187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导新模具注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汤喜友 |
地址: | 51043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以防止前模的斜顶杆与后模的丝筒发生干涉的模具。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目前的模具一般包括前模1和后模2;所述前模1包括斜顶杆11、前模回针12和前模分型面13;所述后模2包括丝筒21、后模回针弹簧结构4和后模分型面22;所述斜顶杆11、前模回针12和前模分型面13分别一一对应所述丝筒21、后模分型面22和后模回针弹簧结构4;这样结构的模具在合模的时候,在斜顶杆11与丝筒21干涉的瞬间,后模回针弹簧结构4距离前模分型面13还有一小段的距离(即约26.5mm)才能相碰实现后模2的复位;同理,前模回针12距离后模分型面22也还有一小段距离(即约30.5mm)才能相碰,所以也不能实现前模1先复位,此时,斜顶杆11与丝筒21会由于接触而发生干涉。因此,为了安全起见,急需一种后模设有早回机构的模具。
为了解决上述的需求,市面上出现了设有早回机构的模具,可以防止斜顶杆与丝筒会由于接触而发生干涉的现象出现。但是,有些客户需要前模上增加拉钩,这样整套模具需要设置垫板来起吊这些拉钩,但是由于模具本身尺寸较小,传统的早回机构结构比较复杂导致体型也较大,所以,传统的早回机构在模具上是不能有足够的安装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简单结构的早回机构的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内容具体如下:
一种模具,包括前模和后模;所述前模包括斜顶杆、前模回针和前模分型面;所述后模包括丝筒、后模回针弹簧结构和后模分型面;所述斜顶杆、前模回针和前模分型面分别一一对应所述丝筒、后模分型面和后模回针弹簧结构;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模具还包括一回针互顶早回机构;所述回针互顶早回机构从后模分型面伸出并与所述前模回针相对应。
具体地,所述回针互顶早回机构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一后模回针;所述第一后模回针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弹簧连接所述后模,另一端从后模分型面伸出并与所述前模回针相对应。
具体地,所述后模回针弹簧结构包括第二弹簧(图未示)和第二后模回针;所述第二后模回针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弹簧连接所述后模,另一端与前模分型面相对应。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为结构相同的弹簧;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后模回针与所述第二后模回针为结构相同的后模回针。
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回针互顶早回机构的模具,斜顶杆与丝筒还有一小段距离(即约11.5mm)才能接触,所以是不会出现干涉的现象的。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回针互顶早回机构采用了与后模回针弹簧结构一样的结构,它们均分别由弹簧和后模回针构成,结构十分简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了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模具设置的回针互顶早回机构不但可以防止斜顶杆与丝筒因接触而出现干涉的现象,而且其结构十分简单,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不设有早回机构的传统模具在合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设有回针互顶早回机构的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在合模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前模;11、斜顶杆;12、前模回针;13、前模分型面;2、后模;21、丝筒;22、后模分型面;31、第一后模回针;32、第二后模回针;4、后模回针弹簧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主要包括前模1和后模2;所述前模1包括斜顶杆11、前模回针12和前模分型面13;所述后模2包括丝筒21、后模回针弹簧结构和后模分型面22;所述斜顶杆11、前模回针12和前模分型面13分别一一对应所述丝筒21,后模分型面22和后模回针弹簧结构;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模具还包括一回针互顶早回机构;所述回针互顶早回机构从后模分型面22伸出并与所述前模回针12相对应。
具体地,所述回针互顶早回机构包括第一弹簧(图未示)和第一后模回针31;所述第一后模回针31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弹簧连接所述后模2,另一端从后模分型面22伸出并与所述前模回针12相对应。
具体地,所述后模回针弹簧结构包括第二弹簧(图未示)和第二后模回针32;所述第二后模回针32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弹簧连接所述后模2,另一端与前模分型面13相对应。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为结构相同的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导新模具注塑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导新模具注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615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电机舱消防系统
- 下一篇:机车玻璃钢整流罩压注成型用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