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水界面无线数字监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58385.8 | 申请日: | 201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53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景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山银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3/26 | 分类号: | G01F23/26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51 辽宁省鞍山***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水 界面 无线 数字 监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水界面探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水界面无线数字监测仪。
背景技术
在石油化工行业,储蓄油罐和运输油罐的油量检测十分重要,它关系到安全生产和计量管理。原有的检测方法,大多采用人工目测的方法,利用连通器的原理进行检测,或者采用外接浮球的方法测量罐内的总的储油量;这两种方法测量手段非常落后,对进行相关操作的工人也存在安全隐患,也不能满足自动化作业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水界面无线数字监测仪,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利用微电容在不同液体内部的介电常数的不同的原理,结合单片机和无线数据传输技术,检测结果既可现场显示也可利用无线射频进行通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油水界面无线数字监测仪,包括单片机、射频芯片、显示模块、信号放大和增益模块、微电容扫描检测模块、数据线接口和探针,射频芯片依次与单片机、信号放大和增益模块、微电容扫描检测模块、数据线接口和探针相连接,单片机还分别与显示模块和电源相连,电源还分别与信号放大和增益模块、微电容扫描检测模块和射频芯片相连接;所述探针包括护套和探极,所述探极由多个微电容串联而成,微电容的数量根据微电容和探针的长度确定。
所述单片机型号为ATMEGA48V。
所述射频芯片型号为CC1100,频率为433MHz。
所述信号放大和增益模块采用运算放大器LM324和AD转换器件CS552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精度高,主要应用在石油化工行业中油水界面的检测,采用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和多段微电容测量,微电容的信号经过信号放大和增益处理即可得到罐体高度、水面高度和油面高度等数据,既可现场显示也可通过无线射频信号与上位机进行通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例示意图。
图中:1-射频芯片 2-显示模块 3-单片机 4-电源 5-信号放大和增益模块6-微电容扫描检测模块 7-数据线接口 8-探针 9-护套 10-探极 11-储油罐12-水层 13-油层 14-空气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见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油水界面无线数字监测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包括单片机3、射频芯片1、显示模块2、信号放大和增益模块5、微电容扫描检测模块6、数据线接口7和探针8,射频芯片1依次与单片机3、信号放大和增益模块5、微电容扫描检测模块6、数据线接口7和探针8相连接,单片机3还分别与显示模块2和电源4相连,电源4还分别与信号放大和增益模块5、微电容扫描检测模块6和射频芯片1相连接;探针8包括护套9和探极10,探极10由多个微电容串联而成,微电容的数量根据微电容和探针的长度确定。本实用新型采用防爆外壳封装,探针采用耐强腐蚀、耐磨损的聚四氟护套,制成一根管子。本实用新型采用高容量电池供电。
实施例中,单片机3型号为ATMEGA48V。射频芯片1型号为CC1100,频率为433MHz。信号放大和增益模块5采用运算放大器LM324和AD转换器件CS5523。本实用新型的测量原理是:数据线束的一端构成微电容的一个极板,而容器壁构成电容的另一个极板,护套构成微电容的填充物,利用微电容在不同介质中介电常数不一样,电容值也不一样,微电容扫描检测模块扫描和检测每一个微电容值,测量信号经信号放大和增益模块5放大和增益,调制成0~5V信号,并经A/D转换,单片机3读取数据处理后可现场通过显示模块2显示,同时可利用射频芯片1无线发射数据,带采集器的上位机可以接收。显示模块2采用LCD液晶显示,其型号为12864。
见图2,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例示意图,本检测仪设置在储油罐11的顶端,由25个微电容构成的探针8布置在储油罐11的整个高度范围内,储油罐内部介质分为水层12、油层13、空气层14。25个微电容分别输出检测数据,经A/D转换后,可以得出油层和空气层的交界点在第18号微电容附近,油层和水层的交界点在第10号微电容附近,根据出厂预制的各个微电容的间距,即可计算出罐体高度、水面高度和油面高度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山银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鞍山银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583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