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六氟化硫断路器内部导气筒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57496.7 | 申请日: | 201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2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郑彧;韩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开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53 | 分类号: | H01H33/53;H01H3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闫立德 |
地址: | 100097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六氟化硫 断路器 内部 气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六氟化硫断路器内部导气筒。
背景技术
4瓷柱六氟化硫断路器在分闸中,由于断口吹弧后的热气迅速的返到主回路(屏蔽罩及动主触头之间)的位置,造成主回路因介质的绝缘强度大幅度下降而发生击穿,导致开断失败。在开断大电流时,动静弧触头经过电弧的灼烧,会产生很多金属蒸汽和粉尘,随着SF6(六氟化硫)气体吹弧的过程,这些金属蒸汽和大量热气会迅速跑到主回路的断口处。主回路在分闸时,主触指和动主触头也会产生一部分金属粉尘,伴随着弧回路吹过来的金属蒸气,动弧触头处的介质绝缘强度大大降低,在高压的作用下被击穿,危害设备运行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六氟化硫断路器内部导气筒,能保证弧触头开断时热气流能迅速散出,使热气流对开断的影响降到最低,克服灭弧室内部由于热气流造成断口处绝缘强度下降的缺点,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具有结构简单,安全稳定可靠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瓷柱壳、断路器元件、上铸件和下铸件所组成,上铸件上端内周壁上间隔距离设有热风孔,导气筒下端通过聚四氟乙稀套间隔距离与热风孔下端的上铸件内周壁顶持,导气筒上端固定在上盖上端的导气盖内,导气筒外壁与上铸件之间设有S型通道。所述的导气盖下端周边与上盖密封连接。所述的热风孔位于上铸件上端。所述的下铸件内自上至下分为电器室、导热室和散热室,散热室周壁上密布圆型散气孔。所述的上铸件通过导气筒上端与瓷柱壳内空间贯通。上述结构设计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能保证弧触头开断时热气流能迅速散出,使热气流对开断的影响降到最低,克服灭弧室内部由于热气流造成断口处绝缘强度下降的缺点,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具有结构简单,安全稳定可靠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上铸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下铸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上部局部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六氟化硫断路器内部导气筒,主要由瓷柱壳10、断路器元件12、上铸件2和下铸件4所组成。瓷柱壳上、下端设上盖和底座14密封瓷柱壳上、下端。断路器元件、上铸件和下铸件均位于瓷柱壳内9。上铸件上端内周壁上间隔距离设有热风孔1。导气筒8下端通过聚四氟乙稀套13间隔距离与热风孔下端的上铸件内周壁顶持,导气筒上端固定在上盖11上端的导气盖7内。导气筒外壁与上铸件之间设有S型通道15。所述的导气盖下端周边与上盖密封连接,如焊接成一体。所述的热风孔位于上铸件上端。所述的下铸件内自上至下分为电器室3、导热室6和散热室,散热室周壁上密布圆型散气孔5。所述的上铸件通过导气筒上端与瓷柱壳内空间贯通。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由断路器的各弧触头在分合闸中产生的热气流分别向上、下端散出,其中向上端散出的热气经过上铸件、导气筒跑到顶部的导气盖处,导气筒的高度增加了热气的路径,同时也起到一定的冷却气体的作用,经过顶部后的热气返下来经过S型通道,再沿着瓷柱壳内壁向下跑。向下端散出的热气经过下铸件的电器室、导热室进入散热室并由散热室周壁上密布的圆型散气孔均匀的从四周散出,最终将热气散出瓷柱壳。
总之,本实用新型能保证弧触头开断时热气流能迅速散出,使热气流对开断的影响降到最低,克服灭弧室内部由于热气流造成断口处绝缘强度下降的缺点,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具有结构简单,安全稳定可靠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开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开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574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