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薄膜折边成型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56999.2 | 申请日: | 201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464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龚新疆;徐根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中金医药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45/22 | 分类号: | B65H45/22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谢敏 |
地址: | 611800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薄膜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成型装置,具体是一种用于薄膜折边成型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包装袋尤其是药用包装袋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原始薄膜进行相关操作,比如消毒、抛光、上胶、染色等,然后形成薄膜成品,再经过薄膜折边成型、热定型、打孔、切割等操作,最终形成合格的包装袋。传统的薄膜折边成型一般采用的是机械压力,通过机械压力,使薄膜的两边向内翻折,形成包装袋的雏形。但是,机械压力折边成型的方式容易使薄膜受损,而且,短暂的机械压力往往不能使薄膜很好地成型,薄膜很容易反弹回原来的状态,这样势必会影响后面的生产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薄膜折边成型的装置,解决了以往薄膜折边成型过程中,薄膜容易受损,且薄膜成型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薄膜折边成型的装置,包括工作台以及分别设置在工作台前后两端的传送台和夹片,工作台的中部的上方设有成型块,成型块与传送台之间设有第一压筒和第二压筒,成型块的两侧设有压块,压块通过顶杆固定在工作台上,成型块的两侧还设有一对压杆,压杆呈L形。
所述传送台、第一压筒、第二压筒及成型块在同一直线上。
所述顶杆的一端设有旋转头,顶杆上设有外螺纹,顶杆通过套接一个螺母固定在工作台上,顶杆上的外螺纹与螺母的内螺纹线配合。
所述成型块的形状为成塔状,且成型块靠近第二压筒的一端为最大端。
所述成型块、压块均与外部加热装置相连。外部加热装置使成型块、压块受热,薄膜更易成型。
所述第一压筒、第二压筒及成型块均与外部升降装置相连。外部升降装置可调节第一压筒、第二压筒及成型块与工作台的距离,便于薄膜安放和固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压筒、第二压筒及成型块连续排布的形式,使薄膜的折边为一个渐变过程,防止了薄膜受损,同时采用成型块和压块都受热的方式,使薄膜成型更容易,且热成型后不易反弹,保证了后面的生产操作。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附图中所对应的附图标记为:1、工作台,2、夹片,3、顶杆,4、旋转头,5、压杆,6、成型块,7、第二压筒,8、第一压筒,9、传送台,10、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工作台1以及分别设置在工作台1前后两端的传送台9和夹片2,工作台1的中部的上方设有成型块6,成型块6与传送台9之间设有第一压筒8和第二压筒7,传送台9、第一压筒8、第二压筒7及成型块6在同一直线上。
本实施例的成型块6的形状为成塔状,且成型块6靠近第二压筒7的一端为最大端,成型块6的两侧设有压块10,压块10通过顶杆3固定在工作台1上,成型块6的两侧还设有一对压杆5,压杆5呈L形。
本实施例的顶杆3的一端设有旋转头4,顶杆3上设有外螺纹,顶杆3通过套接一个螺母固定在工作台1上,顶杆3上的外螺纹与螺母的内螺纹线配合。
本实施例的成型块6、压块10均与外部加热装置相连。
本实施例的第一压筒8、第二压筒7及成型块6均与外部升降装置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启动外部升降装置,将第一压筒8、第二压筒7及成型块6升起,接着将薄膜安放于第一压筒8、第二压筒7及成型块6的正下方,再次启动外部升降装置,使第一压筒8、第二压筒7及成型块6将薄膜压住,将成型块6处的薄膜先折边,然后用压杆5和压块10压住,启动外部传动装置,是薄膜移动起来,这样通过成型块6、夹片2后,薄膜的两侧边就被折起来。
如上所述,则能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中金医药包装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中金医药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569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