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簧形线圈绕线机的送线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54487.2 | 申请日: | 201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4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许锦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展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6 | 分类号: | H01F41/06;B65H5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谭一兵 |
地址: | 52371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线圈 绕线机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传送线圈铜带的绕线机线架,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簧形线圈绕线机的送线机构。
背景技术
在制造簧形线圈中,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人们在工业发展中,想方设法解决问题,而目前市场上的簧形绕线机,线圈的绕制、取放是通过手工来完成的,效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增加了人力资源成本。簧形线圈主要由铜丝卷绕而成,但是生产簧形线圈的方法大多数采用半机械化操作,具体来说,首先通过人力将铜丝卡在转轴上,然后启动电机迫使转轴转动,靠人力将铜丝沿着转轴绕,绕道一定的长度后,转轴停止转动,再靠人力将铜丝剪断,其过程相当麻烦,不仅劳动强度大,结果不精确,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虽然现有的线圈绕线机种类繁多,但是目前的绕线机设备的加工精度不高,达不到加工精度的要求其送线和切线的工序都需要人工来完成,不仅劳动强度但,且精度不高,此外现有大多数设备都不是一次加工成形,工艺复杂,加工效率低,相应地增加了加工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全自动簧形线圈绕线机的送线机构,其结构设计合理,自动送线、自动压线和自动切线,效率高且使用安全。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全自动簧形线圈绕线机的送线机构,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簧形线圈绕线机的送线机构,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有送线装置、压线装置和切线装置,所述送线装置包含设置于底板上的横向气缸和平板;所述平板上设有下压气缸固定座,所述下压气缸固定座上设有下压气缸,所述下压气缸固定座和下压气缸构成压线装置;所述切线装置包含切线气缸和刀具,所述切线气缸和下压气缸之间设有切线气缸板。
进一步地,所述切线气缸固定于切线气缸板上,所述刀具固定连接所述切线气缸的气缸杆端部,所述切线气缸的正下方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切线气缸板,所述固定块上设有与所述刀具相匹配的刀具座,所述刀具座上设有用于送线材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平板上设有一具有通孔的压块,所述压块设置于靠近所述下压气缸固定座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一侧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连接转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化程度高,送线、压线和切断线材等工序一次完成,排线整齐,制造的簧形线圈均为同一规格,控制精度高,操作调整方便,可自动上下线材,操作方便,性能稳定可靠,全自动控制,无需人工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高,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零部件符号标记说明:
底板10、连接块11、送线装置20、横向气缸21、平板22、压线装置30、下压气缸固定座31、下压气缸32、压块33、切线装置40、切线气缸41、刀具42、切线气缸板43、固定块44、刀具座45、凹槽451、转轴50、线材60。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解析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藉由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详述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如说明书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10,所述底板10上设有送线装置20、压线装置30和切线装置40。所述送线装置20包含设置于底板10上的横向气缸21和平板22,所述横向气缸21和平板22固定连接,所述横向气缸21的气缸杆固定于所述底板10端部。所述平板22上设有下压气缸固定座31,所述下压气缸固定座31呈“凹”字形,所述下压气缸固定座31上设有下压气缸32,所述下压气缸固定座31和下压气缸32构成压线装置30,所述下压气缸32的气缸杆向下伸出与所述下压气缸固定座31紧密接触,进而把线材60压于下压气缸32的气缸杆和下压气缸固定座31之间。
所述切线装置40包含切线气缸41和刀具42,所述切线气缸41和下压气缸32之间设有切线气缸板43。所述切线气缸41固定于切线气缸板43上,所述刀具42固定连接所述切线气缸41的气缸杆端部,所述切线气缸41的气缸杆带动所述刀具42上下运动。所述切线气缸41的正下方设有固定块44,所述固定块44固定连接所述切线气缸板43的下部,所述固定上设有与所述刀具42相匹配的刀具座45,所述刀具座45上设有用于送线材60的凹槽4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展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未经康展电子(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544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