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浇筑柱体混凝土的钢筋与模板之间的双向安装定位卡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51765.9 | 申请日: | 201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4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谭强;曾维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市政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20 | 分类号: | E04C5/2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谢敏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浇筑 柱体 混凝土 钢筋 模板 之间 双向 安装 定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位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浇筑柱体混凝土用的定位卡。
背景技术
在现在的建筑工程中,经常会遇到需要浇筑柱体混凝土的时候,由于现有的混凝土中肯定要铸扎钢筋,而铸扎的钢筋与外模板平面之间必须要有一定的标准距离,方能保证浇筑的钢筋混凝土强度。所以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往往需要在钢筋和外部模板之间每隔一段距离绑上一定位装置,用于将钢筋和外部模板分开一定的距离。现有普遍采用的定位装置是由沙浆筑成的长方体垫块,这种长方体垫块自重大,结构过于简单,绑住时所需要的材料比较多,而且即使是当时绑牢了,由于其结构过于简单,也容易发生移位,造成钢筋与外模板之间的距离不能保持一定,并且这种定位装置由于结构的原因,拆开模板之后,会露出一大块沙浆材料,非常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浇筑柱体混凝土的钢筋与模板之间的定位卡,该定位卡专门针对浇筑柱体混土时的需要进行设计,结构合理、自重轻、使用方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浇筑柱体混凝土的钢筋与模板之间的双向安装定位卡,该定位卡包括定位卡基座和定位卡支脚,所述定位卡基座为上、下表面分别向内部凹陷的长方体,所述的定位卡支脚分为两组,第一组定位卡支脚设置在定位卡基座的上表面并均垂直于定位卡基座的上表面,第二组定位卡支脚设置在定位卡基座的下表面并均垂直于定位卡基座的下表面,所述第一组定位卡支脚为四支且排列为长方形或正方形,第二组定位卡支脚也有四支,其排布位置与所述第一组定位卡支脚的排布位置相对称;第一组定位卡支脚的所有支脚长度不一致,而第二组定位卡支脚的所有支脚长度也不一致,第一组定位卡支脚的支脚顶点连线成一弧面,该弧面与柱体模板的弧面相配合,第二组定位卡支脚的支脚顶点连线成一弧面,该弧面也与柱体模板的弧面相配合;第一组定位卡支脚的底部所形成的弧面的切线与定位卡基座的下表面的垂距为钢筋与模板之间的定位距离h,第二组定位卡支脚的底部所形成的弧面的切线与定位卡基座的上表面的垂距也为钢筋与模板之间的定位距离h。
更进一步的是:
上述的定位卡基座为实心长方体或空心长方体。
上述的第一组定位卡支脚和第二组定位卡支脚的主体形状是长方体或圆柱体。
上述的第一组定位卡支脚和第二组定位卡支脚的顶部为球面。
上述的定位卡由硬塑料制作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塑料材质生产本实用新型,节约了成本,减轻了重量,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由于本实用新型第一组定位卡支脚和第二组定位卡支脚设置位置完全对称,该定位卡在使用时,直接将钢筋放在任一组定位卡支脚的四个支脚之中的位置上即可,放好后不易脱落,使用非常方便,提高了施工效率。而另一组定位卡支脚则作为支架,来保证定位距离。本实用新型将第一组定位卡支脚和第二组定位卡支脚的结构配合柱体模板进行了调整,使其能较为紧密的和模板进行配合,保证了钢筋和模板之间的定位距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市政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市市政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517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金属容器检测的数据采集装置
- 下一篇:转炉炉前取样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