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介质臭氧发生单元及臭氧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50489.4 | 申请日: | 201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2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丁香鹏;王承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国林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3/11 | 分类号: | C01B13/11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崔滨生 |
地址: | 26603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介质 臭氧 发生 单元 臭氧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臭氧制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双介质臭氧发生单元及使用该单元的臭氧发生器。
背景技术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脱色、氧化、杀菌、除臭的作用。目前,臭氧已在饮用水处理、污水处理、化工氧化、烟气净化、纸浆漂白、食品加工、医疗与家庭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应用规模、应用深度与产品规格都达到了空前水平。工业上大多利用臭氧发生器、通过介质阻挡放电法来生产臭氧。采用介质阻挡放电的臭氧发生器包括有供电单元和臭氧发生室,臭氧发生室包含若干个臭氧发生单元,每个臭氧发生单元都设置有高压电极、接地电极、绝缘介质层及放电气隙。通过臭氧发生器的供电单元将数千伏的电压施加到高压电极上,将通入放电气隙中的空气或氧气电离,从而产生臭氧。现有技术中的臭氧发生单元通常为单介质管式结构,作为绝缘介质的介质管内插设有高压电极,在高压电极和介质管间设置有金属丝网,通过金属丝网与介质管紧密接触;在介质管外面套设有接地电极,该接地电极与介质管之间以及高压电极与介质管之间分别形成放电气隙。介质管具有如下作用:1、介质管的存在有效地限制了放电电流的无限增长,避免了在高气压下形成电弧放电或火花放电,因此能够在很大的气压范围内工作;2、介质管的存在对放电起到了镇流作用,从而使放电均匀的分布在整个放电空间,有利于产生稳定均匀的臭氧;3、介质管的存在防止了大量气体流直接与金属电极相接触,这样避免了腐蚀性气体腐蚀电极。由于介质管加工的原因,个别介质管或介质管的局部难免会有一定的缺陷,这些缺陷尽管在设备生产、制造过程中没有发现或检验出来,但经过长时间的运行,这些缺陷就会导致介质管一些相应的损坏,造成设备故障、停机或至少烧断保护装置,导致现有技术中的臭氧发生单元可靠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介质臭氧发生单元及臭氧发生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臭氧发生单元可靠性较低的缺陷,实现提高臭氧发生单元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介质臭氧发生单元,包括高压电极和接地电极,还包括第一介质管和第二介质管;所述第一介质管插在所述接地电极中,所述第二介质管插在所述第一介质管中,所述高压电极插在所述第二介质管中;所述第一介质管与所述接地电极之间形成第一放电气隙,所述第二介质管与所述第一介质管之间形成第二放电气隙,所述高压电极与所述第二介质管之间形成第三放电气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介质臭氧发生单元,通过在高压电极和接地电极之间设置第一介质管和第二介质管,由于采用双层介质有效的均衡了介质特性,即便出现个别介质管或介质管的局部有一定的缺陷、甚至该层介质管局部损坏,由于还存在另一个完好的介质管,可以有效的避免出现设备故障、停机或烧断保护装置的现象,有效的提高了双介质臭氧发生单元的可靠性;另外,由于采用双层介质,在高压电极和接地电极之间形成第一放电气隙、第二放电气隙和第三放电气隙,通过三层放电气隙进行制备臭氧,可以有效的提高臭氧的产量和浓度,并可以充分利用电能有效的降低能耗。
如上所述的双介质臭氧发生单元,为了保证气流能够在第二放电气隙中均匀顺畅的流动,并使第一介质管与第二介质管具有较高的同心度,所述第二介质管上设置有多个支撑带,所述支撑带缠绕在所述第二介质管的外部形成螺旋形结构;所述第二介质管插在所述第一介质管中后,所述支撑带紧密的抵靠在所述第一介质管的内壁上。
如上所述的双介质臭氧发生单元,为了保证第二放电气隙中的气流能够更加均匀顺畅的流动,所述第二放电气隙的厚度为0.15毫米-0.5毫米,所述第二介质管上每隔0.5米-0.6米缠绕有所述支撑带。
如上所述的双介质臭氧发生单元,为了对进入到第一放电气隙和第三放电气隙中的气流进行引导,以确保双介质臭氧发生单元均匀放电,所述第一介质管上设置有第一螺旋支撑装置,所述第一介质管通过所述第一螺旋支撑装置设置在所述接地电极中;所述高压电极上设置有第二螺旋支撑装置,所述高压电极通过所述第二螺旋支撑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介质管中。
如上所述的双介质臭氧发生单元,所述第一螺旋支撑装置为缠绕在所述第一介质管上的第一金属细条;或者,所述第一螺旋支撑装置为固设在所述第一介质管上的第一金属弹簧。
如上所述的双介质臭氧发生单元,所述第二螺旋支撑装置为缠绕在所述高压电极上的第二金属细条;或者,所述第二螺旋支撑装置为固设在所述高压电极上的第二金属弹簧;或者,所述高压电极为螺杆结构,所述螺杆结构中凸出的螺纹为所述第二螺旋支撑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国林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国林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504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龙珠形绿茶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太阳能灯空气净化器